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符号说明 | 第9-12页 |
前言 | 第12-1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5-30页 |
1.实验材料 | 第15-18页 |
1.1 细胞株 | 第15页 |
1.2 主要试剂与耗材 | 第15-16页 |
1.3 主要实验仪器 | 第16-17页 |
1.4 主要实验溶液配制 | 第17-18页 |
2.实验方法 | 第18-30页 |
2.1 U87细胞的复苏、培养及传代 | 第18-19页 |
2.2 U87肿瘤球干细胞的分离提取及传代 | 第19-20页 |
2.3 免疫荧光细胞染色法鉴定肿瘤球干细胞 | 第20-21页 |
2.4 RT-qPCR法测定干细胞表面蛋白 | 第21-24页 |
2.5 U87肿瘤球干细胞的成球能力实验 | 第24页 |
2.6 肿瘤球干细胞的诱导培养及其免疫荧光细胞染色 | 第24-25页 |
2.7 PMA处理U87细胞和U87肿瘤球干细胞 | 第25-26页 |
2.8 RT-qPCR法检测生物钟基因Per2的表达 | 第26-29页 |
2.9 统计数据分析与图像处理 | 第29-30页 |
结果 | 第30-41页 |
1.U87胶质瘤细胞的形态变化 | 第30页 |
2.U87肿瘤球干细胞分选及形成 | 第30-31页 |
3.U87肿瘤球干细胞CD133、Nestin、Sox2的荧光染色 | 第31-32页 |
4.干细胞标志物CD133、Nestin、Sox2的相对表达量 | 第32-34页 |
5.U87肿瘤球干细胞二次成球情况 | 第34-35页 |
6.诱导分化细胞的形态变化 | 第35页 |
7.分化细胞的免疫荧光 | 第35-36页 |
8.Per2基因在U87细胞中不同时间点的相对表达 | 第36-38页 |
9.Per2基因在肿瘤球干细胞中不同时间点的相对表达 | 第38-41页 |
讨论 | 第41-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2页 |
文献综述 | 第52-62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3-64页 |
个人简介 | 第64-65页 |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