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引言 | 第10-15页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4-15页 |
1.3.1 研究内容与创新 | 第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2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概述 | 第15-21页 |
2.1 生产者责任延伸概念的提出背景 | 第15-17页 |
2.1.1 废弃产品问题的出现 | 第15-16页 |
2.1.2 废弃产品问题产生的原因 | 第16页 |
2.1.3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提出 | 第16-17页 |
2.2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17-21页 |
2.2.1 外部性理论 | 第17-18页 |
2.2.2 环境权理论 | 第18-19页 |
2.2.3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 | 第19页 |
2.2.4 循环经济理论 | 第19-21页 |
3 国外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相关立法及启示 | 第21-28页 |
3.1 国外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现状 | 第21-25页 |
3.1.1 德国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 第21-22页 |
3.1.2 欧盟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 第22-24页 |
3.1.3 美国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 第24-25页 |
3.1.4 日本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 第25页 |
3.2 国外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特点 | 第25-26页 |
3.3 国外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第26-28页 |
4 我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现状 | 第28-32页 |
4.1 我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立法现状 | 第28-29页 |
4.2 我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立法缺陷 | 第29-32页 |
5 完善我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建议 | 第32-46页 |
5.1 我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总体框架 | 第33页 |
5.2 我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实施方式 | 第33-41页 |
5.2.1 我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归责原则 | 第34页 |
5.2.2 我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责任内容 | 第34-39页 |
5.2.3 我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对回收制度的特殊规定 | 第39-41页 |
5.3 政府在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中的综合作用 | 第41-46页 |
5.3.1 发挥政府综合引导作用的原因 | 第41-42页 |
5.3.2 完善政府引导作用的具体措施 | 第42-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后记 | 第49-5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