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基于复合纳米材料构建超灵敏电致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的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1.1 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第9-11页
        1.1.1 电致化学发光分析方法概述第9页
        1.1.2 电致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第9-10页
        1.1.3 Ru(bpy)_3~(2+)及衍生物发光体系在ECL传感器应用第10-11页
    1.2 苝环衍生物和纳米材料在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中的应用第11-13页
        1.2.1 苝环衍生物概述第11页
        1.2.2 苝环衍生物和纳米材料在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中的应用第11-13页
    1.3 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发展前景第13页
    1.4 本文研究思路及创新点第13-15页
第二章 以脱铁铁蛋白为模板聚乙烯亚胺纳米颗粒为共反应试剂构建的信号放大型电致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的研究第15-23页
    2.1 引言第15-16页
    2.2 实验部分第16-19页
        2.2.1 试剂和材料第16页
        2.2.2 仪器第16页
        2.2.3 以脱铁铁蛋白为模板的PEI纳米微球(Apo-PEI)的制备第16页
        2.2.4 生物素修饰的以脱铁铁蛋白为模板的PEI纳米微球(bio-Apo-PEI)的制备第16-17页
        2.2.5 二抗复合物(bio-apo-PEI/SA/Ab2/CNTs)的制备第17页
        2.2.6 免疫传感器的制备第17-18页
        2.2.7 电极的测试过程及响应原理第18-19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19-22页
        2.3.1 电极修饰过程界面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第19页
        2.3.2 不同修饰电极的电致化学发光及循环伏安性能表征第19-21页
        2.3.3 ECL免疫传感器对HCG的响应性能第21页
        2.3.4 免疫传感器的重现性、稳定性和选择性第21-22页
        2.3.5 免疫传感器的初步应用第22页
    2.4 结论第22-23页
第三章 以磁控石墨烯为纳米载体聚赖氨酸为共反应试剂的无试剂型电致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的研究第23-33页
    3.1 引言第23-24页
    3.2 实验部分第24-27页
        3.2.1 试剂和材料第24页
        3.2.2 仪器第24页
        3.2.3 磁控石墨烯(Fe_3O_4@GO)复合物的制备第24-25页
        3.2.4 二抗复合物(Ab2/Ru(bpy)_3~(2+)/Fe_3O_4@GO)的制备第25-26页
        3.2.5 免疫传感器的制备第26页
        3.2.6 电极的测试过程及响应原理第26-27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27-32页
        3.3.1 Fe_3O_4@GO复合物的SEM表征第27页
        3.3.2 免疫传感器的循环伏安及电化学交流阻抗性能表征第27-28页
        3.3.3 传感器的信号放大策略研究第28-29页
        3.3.4 电沉积时间的优化第29-30页
        3.3.5 免疫传感器的响应性能第30-31页
        3.3.6 免疫传感器的稳定性和选择性第31页
        3.3.7 免疫传感器的性能对比第31-32页
    3.4 结论第32-33页
第四章 基于一种新型钌(Ⅱ)配合物自增强电致化学发光的超灵敏APE-1免疫传感器的研究第33-44页
    4.1 引言第33-34页
    4.2 实验部分第34-37页
        4.2.1 试剂和材料第34页
        4.2.2 仪器第34-35页
        4.2.3 PTCA-PEI-Ru(Ⅱ)化合物的制备第35-36页
        4.2.4 空心金纳米微球(HGNPs)的制备第36页
        4.2.5 二抗复合物(Ab2/HGNPs/PTCA-PEI-Ru(Ⅱ)/CNTs)的制备第36页
        4.2.6 免疫传感器的制备第36-37页
        4.2.7 电极的测试过程及响应原理第37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37-43页
        4.3.1 不同纳米材料的表征第37-38页
        4.3.2 免疫传感器的循环伏安性能表征第38-39页
        4.3.3 不同二抗标记物的响应性能对比第39-40页
        4.3.4 钌(Ⅱ)配合物的自增强电致化学发光机制第40-41页
        4.3.5 免疫传感器的响应性能第41页
        4.3.6 免疫传感器的稳定性、选择性以及重现性第41-42页
        4.3.7 免疫传感器的初步应用第42-43页
    4.4 结论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9页
作者部分相关论文题录第49-50页
致谢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荧光光谱与共振瑞利散射技术测定柔红霉素、美洛昔康和镉离子的新方法研究
下一篇:兰州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资源“尾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