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派小说家与尼采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0-16页 |
0.1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0.3 选题创新点 | 第13-14页 |
0.4 本文基本思路 | 第14-16页 |
第1章 七月派小说家对尼采的接受 | 第16-27页 |
1.1 七月派小说家概述 | 第16-19页 |
1.1.1 七月派的思想理论和流派风格 | 第16-18页 |
1.1.2 七月派小说家论 | 第18-19页 |
1.2 尼采思想概述 | 第19-23页 |
1.2.1 酒神精神 | 第20页 |
1.2.2 强力意志 | 第20-21页 |
1.2.3 一切价值重估 | 第21-22页 |
1.2.4 超人哲学 | 第22-23页 |
1.3 七月派小说家接受尼采的事实 | 第23-27页 |
1.3.1 路翎对尼采的接受 | 第23-24页 |
1.3.2 丘东平对尼采的接受 | 第24-27页 |
第2章 路翎创作中的尼采元素 | 第27-45页 |
2.1 孤独 | 第27-32页 |
2.1.1 孤独的尼采 | 第27-29页 |
2.1.2 路翎文本中的孤独 | 第29-31页 |
2.1.3 尼采式孤独与路翎式孤独的比较 | 第31-32页 |
2.2 疯狂 | 第32-39页 |
2.2.1 查拉图斯特拉的疯狂 | 第33-34页 |
2.2.2 路翎文本中的疯狂 | 第34-38页 |
2.2.3 尼采式疯狂与路翎式疯狂的比较 | 第38-39页 |
2.3 战斗 | 第39-45页 |
2.3.1 战斗的哲学家 | 第40页 |
2.3.2 路翎文本中的战斗 | 第40-42页 |
2.3.3 尼采式战斗与路翎式战斗的比较 | 第42-45页 |
第3章 丘东平创作中的尼采元素 | 第45-58页 |
3.1 战斗 | 第45-50页 |
3.1.1 丘东平文本中的战斗 | 第46-48页 |
3.1.2 尼采式战斗与丘东平式战斗的比较 | 第48-50页 |
3.2 苦难 | 第50-54页 |
3.2.1 尼采的苦难崇拜 | 第50页 |
3.2.2 丘东平文本中的苦难 | 第50-53页 |
3.2.3 尼采式苦难与丘东平式苦难的比较 | 第53-54页 |
3.3 疯狂 | 第54-58页 |
3.3.1 丘东平文本中的疯狂 | 第54-57页 |
3.3.2 尼采式疯狂与丘东平式疯狂的比较 | 第57-58页 |
第4章 七月派小说家接受尼采的基本特征 | 第58-68页 |
4.1 七月派接受尼采的效果 | 第58-63页 |
4.1.1 尼采思想对七月派的积极影响 | 第59-62页 |
4.1.2 尼采思想对七月派的消极影响 | 第62-63页 |
4.2 七月派接受尼采的策略 | 第63-68页 |
4.2.1 本土化策略 | 第63-65页 |
4.2.2 功利化取向 | 第65-68页 |
结语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后记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