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1.1 引言 | 第8-9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3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组织结构 | 第12-15页 |
1.4.1 主要工作 | 第12-13页 |
1.4.2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基于粒子群的三次B样条曲线插值算法 | 第15-28页 |
2.1 引言 | 第15页 |
2.2 B样条曲线的理论 | 第15-19页 |
2.2.1 B样条曲线的基本概念 | 第15-16页 |
2.2.2 B样条基函数 | 第16-18页 |
2.2.3 B样条曲线原理 | 第18页 |
2.2.4 三次B样条曲线插值原理 | 第18-19页 |
2.3 粒子群算法原理 | 第19-21页 |
2.3.1 概述 | 第19-20页 |
2.3.2 粒子群算法的流程 | 第20-21页 |
2.4 基于粒子群的三次B样条曲线插值算法的设计 | 第21-23页 |
2.5 实验与结果分析 | 第23-28页 |
第三章 基于粒子群的全局双三次B样条曲面插值算法 | 第28-38页 |
3.1 引言 | 第28页 |
3.2 B样条曲面原理 | 第28-30页 |
3.2.1 B样条曲面的基本概念 | 第28-30页 |
3.2.2 B样条曲面的正算 | 第30页 |
3.3 B样条曲面的反算数学模型 | 第30-34页 |
3.3.1 节点矢量的确定 | 第30-31页 |
3.3.2 反算控制顶点 | 第31-34页 |
3.4 基于粒子群的全局双三次B样条曲面插值算法的实现 | 第34-38页 |
第四章 基于粒子群的全局双三次B样条曲面插值算法实验研究 | 第38-56页 |
4.1 引言 | 第38页 |
4.2 实验环境 | 第38-39页 |
4.3 基于粒子群的全局双三次B样条曲面插值算法与传统全局双三次B样条曲面插值算法对比分析 | 第39-43页 |
4.3.1 实验过程 | 第39-40页 |
4.3.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0-43页 |
4.4 基于粒子群的全局双三次B样条曲面插值的残缺样本集的曲面重建分析 | 第43-56页 |
4.4.1 实验过程 | 第43-55页 |
4.4.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5-56页 |
第五章 总结与未来的工作 | 第56-58页 |
5.1 总结 | 第56-57页 |
5.2 未来的工作 | 第57-58页 |
附录: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