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2.1 叶轮转速对轴流式对旋风机性能影响研究 | 第13-14页 |
1.2.2 叶片安装角对风机性能影响及其调节机构的研究 | 第14-15页 |
1.2.3 对旋风机驱动形式的设计研究 | 第15-17页 |
1.3 课题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单电机外置对旋风机的设计 | 第19-35页 |
2.1 单电机外置对旋风机设计方案 | 第19-24页 |
2.1.1 单电机外置对旋风机总体方案 | 第19-20页 |
2.1.2 单电机外置对旋驱动方案设计 | 第20-21页 |
2.1.3 叶片角度调节装置的设计 | 第21-24页 |
2.2 调节传动机构动力学特性分析 | 第24-30页 |
2.2.1 调节传动机构的模型建立 | 第24-25页 |
2.2.2 调节传动机构传动关系理论计算 | 第25-27页 |
2.2.3 调节传动机构的运动学仿真及驱动力分析 | 第27-30页 |
2.3 叶片调节装置的计算模态分析 | 第30-34页 |
2.3.1 叶片调节装置建模及前处理 | 第30-32页 |
2.3.2 叶片调节装置模态分析结果 | 第32-3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单电机外置对旋风机性能特性研究 | 第35-57页 |
3.1 风机模型建立及仿真条件设置 | 第35-39页 |
3.1.1 风机几何模型建立 | 第35-36页 |
3.1.2 风机网格模型建立及边界条件设置 | 第36-37页 |
3.1.3 Fluent相关参数设置 | 第37-38页 |
3.1.4 仿真模型实验验证 | 第38-39页 |
3.2 单电机外置对旋风机与FBDNo8.0型对旋风机性能对比 | 第39-49页 |
3.2.1 整机性能参数对比分析 | 第39-41页 |
3.2.2 两风机内流特性对比 | 第41-49页 |
3.3 安装角及转速联合调节对风机性能影响 | 第49-55页 |
3.3.1 变单级安装角与变转速匹配下风机性能 | 第50-53页 |
3.3.2 两级安装角不同角度匹配下风机性能 | 第53-5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四章 基于正交试验的风机性能分析 | 第57-81页 |
4.1 巷道内通风情况分析 | 第57-60页 |
4.1.1 通风方式选择 | 第57-58页 |
4.1.2 通风阻力计算 | 第58-60页 |
4.2 正交实验设计及实验结果 | 第60-65页 |
4.2.1 选取实验因素及其水平范围 | 第60-61页 |
4.2.2 正交实验表设计 | 第61-63页 |
4.2.3 正交试验结果 | 第63-65页 |
4.3 直观分析不同深度下各因素对各性能参数影响 | 第65-78页 |
4.3.1 风机全压 | 第65-67页 |
4.3.2 风机静压 | 第67-68页 |
4.3.3 风机流量 | 第68-70页 |
4.3.4 前级轴功率 | 第70-71页 |
4.3.5 后级轴功率 | 第71-73页 |
4.3.6 前级全压升 | 第73-74页 |
4.3.7 后级全压升 | 第74-76页 |
4.3.8 风机效率 | 第76-78页 |
4.4 两掘进深度下风机高效运行可调参数选择 | 第78-8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1-83页 |
5.1 结论 | 第81-82页 |
5.2 展望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7页 |
致谢 | 第87-8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专利及参与的项目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