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临床学论文--针灸疗法临床应用论文

针刺曲池、足三里穴时间依赖性调节运动皮层兴奋性及脑可塑性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中英文缩略词表第9-10页
引言第10-12页
试验对象与方法第12-20页
    1 研究对象第12-14页
        1.1 研究对象的来源第12页
        1.2 研究对象招募流程与标准第12-14页
    2 研究方法第14-20页
        2.1 研究设备及试验材料第14页
        2.2 样本量估算第14页
        2.3 研究方案第14-16页
        2.4 针刺方法第16页
        2.5 TMS-MEP的检测第16-17页
        2.6 PAS-LTP的检测第17页
        2.7 FDI外展诱导MEP波幅的检测第17-18页
        2.8 数据分析及统计学处理第18-19页
        2.9 技术路线第19-20页
结果第20-40页
    1 一般资料及试验完成情况第20-21页
        1.1 病例完成及脱落情况第20页
        1.2 受试者基本情况比较第20页
        1.3 不良反应观察第20-21页
    2 单侧针刺曲池、足三里穴对双侧M1区皮层兴奋性的影响第21-36页
        2.1 两组进针前针刺对侧MEP波幅的变化第21-22页
        2.2 两组进针前针刺同侧MEP波幅的变化第22-23页
        2.3 两组针刺前双侧MEP波幅的变化第23-24页
        2.4 两组留针时针刺对侧MEP波幅的变化第24-26页
        2.5 两组留针时针刺同侧MEP波幅的变化第26-28页
        2.6 两组拔针后针刺对侧MEP波幅的变化第28-30页
        2.7 两组拔针后针刺同侧MEP波幅的变化第30-32页
        2.8 针刺组双侧MEP波幅的变化过程第32-34页
        2.9 伪针刺组双侧MEP波幅的变化过程第34-36页
    3 单侧针刺曲池、足三里穴对双侧M1区LTP脑可塑性的影响第36-38页
        3.1 针刺对侧运动皮层PAS诱导幅值的变化第36-37页
        3.2 针刺同侧运动皮层PAS诱导幅值的变化第37-38页
    4 单侧针刺曲池、足三里穴对FDI外展诱导MEP波幅的影响第38-40页
        4.1 针刺对侧MEP波幅的变化第38-39页
        4.2 针刺同侧MEP波幅的变化第39-40页
讨论第40-52页
    1 曲池、足三里穴联合应用的理论依据第40-42页
    2 穴位针刺对皮层兴奋性及脑可塑性的影响第42-43页
    3 皮层兴奋性及LTP脑可塑性诱导能力的检测第43-45页
    4 单侧针刺曲池、足三里穴对双侧M1区皮层兴奋性的影响第45-47页
    5 单侧针刺曲池、足三里穴对双侧M1区LTP脑可塑性的影响第47-50页
    6 单侧针刺曲池、足三里穴对FDI外展诱导MEP波幅的影响第50-52页
结论第52-53页
不足与展望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附录第58-59页
文献综述 穴位针刺对皮层兴奋性及可塑性影响的研究进展第59-64页
    参考文献第62-64页
致谢第64-65页
作者简历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观察和畅膏对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动脉硬化指标的影响
下一篇:脊柱手法床模拟南少林倒盖金被手法对正常腰椎应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