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妇产科学论文--妇科手术论文--子宫颈及子宫手术论文

补肾化瘀法治疗宫腔粘连的临床观察及对宫内膜TGF-β1、CTGF表达的研究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前言第10-12页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第12-24页
    1 中医关于宫腔粘连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第12-16页
        1.1 古代医家对本病病名的认识第12页
        1.2 中医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第12-13页
        1.3 中医治疗宫腔粘连的临床应用第13-15页
        1.4 探讨中医药对宫腔粘连治疗的机制第15-16页
        1.5 中医药治疗本病的发展趋势第16页
    2 现代医学关于宫腔粘连的相关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第16-24页
        2.1 宫腔粘连的流行病学研究第16-17页
        2.2 宫腔粘连的病因学研究第17页
        2.3 宫腔粘连发病机理研究第17-19页
        2.4 宫腔粘连的诊断及分类第19-21页
        2.5 宫腔粘连的治疗第21-23页
        2.6 西医药治疗本病的发展趋势第23-24页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第24-32页
    1 病例来源及分组第24-25页
        1.1 病例来源第24页
        1.2 中医诊断标准第24页
        1.3 西医诊断标准第24-25页
        1.4 病例纳入标准第25页
        1.5 病例剔除标准第25页
    2 实验方案第25-27页
        2.1 分组方法第25-26页
        2.2 治疗方法第26页
        2.3 观察项目第26页
        2.4 观察方法及检测时点第26-27页
    3 疗效评定标准第27页
        3.1 总体疗效判定标准第27页
        3.2 中医症候疗效判定标准第27页
        3.3 单项症状疗效判定标准第27页
    4 统计分析第27-28页
    5 结果第28-32页
        5.1 一般指标第28页
        5.2 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第28-29页
        5.3 检测指标变化情况第29-31页
        5.4 安全性观察第31页
        5.5 随访第31页
        5.6 小结第31-32页
第三部分 讨论第32-38页
    1 本研究的立论依据第32-33页
        1.1 经水出诸于肾:肾为主导第32页
        1.2 妇人以血为本:血为物质基础第32页
        1.3 病因病机:肾虚为本,血瘀为标第32-33页
    2 补肾化瘀方的药物构成及现代相关药理学研究第33-35页
        2.1 补肾化瘀方的药物组成及方义第33页
        2.2 补肾化瘀方单味药物功效及现代相关药理学研究第33-35页
    3 TGF-β1、CTGF的相关研究第35-36页
    4 疗效分析第36-37页
        4.1 对主症月经情况及中医伴随症状的影响第36页
        4.2 对宫腔镜下IUA评分的影响第36页
        4.3 对子宫内膜的影响第36-37页
        4.5 对子宫内膜TGF-β1、CTGF的影响第37页
        4.6 总体分析第37页
    5 本课题中存在的问题及展望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44页
附录一第44-45页
附录二第45-4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47-48页
致谢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试管婴儿双胎与自然妊娠双胎的新生儿临床分析
下一篇:大鼠宫腔粘连模型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