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藻多糖提取纯化方法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1 绪论 | 第9-20页 |
| ·概述 | 第9-11页 |
| ·螺旋藻的化学组成 | 第9-10页 |
| ·螺旋藻的应用价值 | 第10-11页 |
| ·螺旋藻多糖的化学结构 | 第11-12页 |
| ·螺旋藻多糖的生理功能 | 第12-15页 |
| ·螺旋藻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 | 第12-13页 |
| ·螺旋藻多糖的抗肿瘤作用 | 第13页 |
| ·螺旋藻多糖的抗辐射作用 | 第13页 |
| ·螺旋藻多糖的抗病毒作用 | 第13-14页 |
| ·螺旋藻多糖的抗氧化抗衰老作用 | 第14页 |
| ·螺旋藻多糖的降血糖作用 | 第14-15页 |
| ·螺旋藻多糖的提取方法 | 第15页 |
| ·螺旋藻多糖的纯化方法 | 第15-17页 |
| ·层析法纯化 | 第15-16页 |
| ·过滤法纯化 | 第16页 |
| ·季铵盐法纯化 | 第16页 |
| ·酶解法纯化 | 第16-17页 |
| ·Sevage法纯化 | 第17页 |
| ·螺旋藻多糖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 ·研究的目的、意义、依据及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 ·目的和意义 | 第18页 |
| ·依据 | 第18页 |
|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 2 螺旋藻多糖及蛋白酶活性测定 | 第20-27页 |
| ·试剂和仪器设备 | 第20-21页 |
| ·实验试剂 | 第20页 |
| ·实验仪器 | 第20-21页 |
| ·螺旋藻提取物各成分的测定 | 第21-24页 |
| ·多糖类物质的定性 | 第21页 |
| ·总糖含量的测定 | 第21-22页 |
|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第22-24页 |
| ·核酸含量的测定 | 第24页 |
| ·蛋白酶活力测定 | 第24-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3 螺旋藻粗多糖的提取 | 第27-39页 |
| ·引言 | 第27页 |
| ·材料试剂及仪器设备 | 第27-28页 |
| ·实验原料 | 第27页 |
|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27-28页 |
| ·螺旋藻粗多糖的提取方法 | 第28-29页 |
| ·常规热水浸取工艺过程 | 第28-29页 |
| ·冷碱法工艺流程 | 第29页 |
| ·超声冷碱法工艺流程 | 第29页 |
| ·螺旋藻粗多糖的测定 | 第29页 |
| ·多糖含量的测定 | 第29页 |
|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第29页 |
| ·核酸含量的测定 | 第2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9-37页 |
| ·螺旋藻粗多糖提取率的计算 | 第29-30页 |
| ·热水浸取实验条件的单因素分组实验 | 第30-33页 |
| ·冷碱法的提取效果 | 第33-34页 |
| ·超声冷碱法提取的工艺条件 | 第34-35页 |
| ·粗品提取率的比较 | 第35-36页 |
| ·螺旋藻多糖的定性 | 第36页 |
| ·螺旋藻粗多糖产品分析 | 第36-37页 |
| ·扩展实验 | 第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 4 螺旋藻多糖的纯化 | 第39-50页 |
| ·引言 | 第39页 |
| ·试剂和仪器设备 | 第39-40页 |
| ·实验试剂 | 第39-40页 |
| ·实验仪器 | 第40页 |
| ·螺旋藻多糖的纯化方法 | 第40-41页 |
| ·胰蛋白酶活力测定 | 第41页 |
| ·螺旋藻多糖纯化产品的测定 | 第41-42页 |
| ·多糖含量的测定 | 第41页 |
|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第41页 |
| ·核酸含量的测定 | 第41页 |
| ·计算纯化后的分离系数 | 第41-42页 |
| ·红外吸收光谱 | 第4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2-48页 |
| ·不同缓冲溶液中的酶活力 | 第42页 |
| ·胰蛋白酶水解时间 | 第42-44页 |
| ·主纯化产品分析 | 第44-45页 |
| ·第一辅助纯化产品分析 | 第45-46页 |
| ·第二辅助纯化产品分析 | 第46-47页 |
| ·纯化产品的红外表征 | 第47-48页 |
| ·扩展实验 | 第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0-52页 |
| ·主要结论 | 第50-51页 |
| ·建议 | 第51页 |
| ·展望 | 第51-52页 |
| 致谢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阶段发表的论文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