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其他学科论文--中医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论文

远志汤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观察及机制研究

中文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绪论第11-12页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第12-19页
    一、西医学对血管性痴呆的认识第12-16页
        1. 西医学对血管性痴呆病因的研究第12-14页
            1.1 VD的分型第12-13页
            1.2 VD的相关危险因素第13-14页
        2. 西医学对血管性痴呆发病机制的研究第14-16页
            2.1 胆碱能神经环路系统损伤学说第14页
            2.2 神经环路连接点-突触的改变第14-15页
            2.3 氧化应激与自由基损伤学说第15页
            2.4 炎性反应机制第15页
            2.5 遗传机制第15-16页
        3. 西医学对血管性痴呆的治疗第16页
            3.1 药物治疗第16页
            3.2 预防及康复锻炼第16页
    二、中医学对血管性痴呆的认识第16-19页
        1. 病因病机第16-17页
        2. 辨证分型第17页
        3. 中医药对血管性痴呆的防治第17-19页
            3.1 中医专方的治疗第17页
            3.2 单味中药及单味中药提取物的研究第17-19页
第二部分 临床观察第19-24页
    一、方法和资料第19-22页
        1. 病例收集第19页
        2. 病例选择第19-20页
            2.1 诊断标准第19-20页
            2.2 病例纳入标准第20页
            2.3 病例排除标准第20页
            2.4 病例剔除及终止试验标准第20页
        3. 治疗方法第20-21页
            3.1 对照组第20页
            3.2 治疗组第20-21页
        4. 疗效观察第21页
            4.1 安全性观察第21页
            4.2 认知功能第21页
            4.3 日常生活能力第21页
            4.4 中医证候第21页
        5. 疗效评定标准第21页
            5.1 VD疗效评定以MMSE得分为治疗疗效的主要参考指标第21页
            5.2 中医证候积分指数第21页
        6. 统计学处理第21页
        7. 一般资料第21-22页
    二、治疗结果第22-24页
        1. 对MMSE积分的影响第22页
        2. 对ADL积分的影响第22页
        3. 对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第22-23页
        4. 不良反应第23页
        5. 疗效分析第23-24页
            5.1 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对比见表5:第23页
            5.2 治疗组和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对比见表6:第23-24页
第三部分 机制研究第24-31页
    1. 引言第24页
    2. 实验目的第24页
    3. 材料与方法第24-28页
        3.1 实验动物第24页
        3.2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24-25页
        3.3 实验动物分组第25页
        3.4 试验方法第25-28页
    4. 实验结果第28-31页
        4.1 一般表现第28页
        4.2 行为学测试结果第28-29页
        4.3 ChAT免疫组化检测结果第29页
        4.4 Western Blot结果第29-31页
第四部分 讨论第31-35页
    1. 远志汤的方药分析第31-33页
        1.1 出处第31页
        1.2 治法第31页
        1.3 方药第31-32页
        1.4 组方特色第32-33页
    2. 细叶远志皂苷改善VD小鼠认知障碍的作用机制分析第33-34页
        2.1 模型分析第33页
        2.2 远志药性分析第33页
        2.3 细叶远志皂苷治疗VD机制分析第33-34页
    3. 结论第34-35页
附录第35-38页
参考文献第38-4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41-42页
致谢第42页

论文共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健脾滋肾通络方治疗乳腺癌上肢淋巴水肿的临床观察
下一篇:电针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临床观察及对血清HIF-1α、VEGF水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