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8页 |
·选题原因 | 第8-9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我国相关研究进展 | 第10-15页 |
·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15-17页 |
·研究方法及措施 | 第17-18页 |
2 论文所涉及到的相关概念 | 第18-34页 |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 | 第18-20页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及保护内容 | 第18页 |
·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的背景 | 第18-19页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特点 | 第19-20页 |
·城市雕塑概况 | 第20-34页 |
·城市雕塑的概念与艺术性特征 | 第20-22页 |
·城市雕塑创作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2-34页 |
3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城市雕塑的关系 | 第34-44页 |
·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城市雕塑创作提供文化元素 | 第34-39页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内容本身的艺术表现形式 | 第34-36页 |
·"非遗"为城市雕塑创作提供史实性元素 | 第36页 |
·"非遗"为城市雕塑创作提供时代性元素 | 第36-37页 |
·"非遗"为城市雕塑创作提供人文性元素 | 第37-39页 |
·城市雕塑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物质保护 | 第39-44页 |
·对历史本真的保护 | 第40-41页 |
·对文化的认同 | 第41-42页 |
·对时代的解读 | 第42-44页 |
4 西安特色饮食文化的保护与西安城市雕塑 | 第44-68页 |
·西安特色饮食文化的历史渊源与传承价值 | 第44-49页 |
·历史渊源 | 第44-47页 |
·传承价值 | 第47-49页 |
·饮食文化的"情境说"与环境的氛围营造 | 第49-52页 |
·非物质——饮食文化的"情境说" | 第49-51页 |
·物质——环境设计中的氛围营造 | 第51-52页 |
·以西安特色饮食文化物化城市雕塑置于环境中为例进行分析 | 第52-68页 |
·历史街区—北院门雕塑设计方案分析 | 第52-59页 |
·现代街区—民乐园步行街雕塑设计方案分析 | 第59-68页 |
5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设计方法探析 | 第68-76页 |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的保护内容 | 第68-69页 |
·保护文化空间载体的原真性 | 第68页 |
·保证公众的参与性 | 第68-69页 |
·力求载体空间表达的多样性 | 第69页 |
·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载体的设计方法 | 第69-76页 |
·设计主题调研整理 | 第70-72页 |
·设计要素分析 | 第72-76页 |
6 结论 | 第76-80页 |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城市雕塑创作中的重要意义 | 第76页 |
·立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利用的城市雕塑及其环境设计 | 第76-80页 |
·艺术的真实性 | 第76-77页 |
·环境设计的整体性 | 第77页 |
·城市雕塑设计的规划性 | 第77-80页 |
致谢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4页 |
附录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