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7-9页 | 
| ABSTRACT | 第9-10页 | 
| 引言 | 第11-13页 |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3-24页 | 
| 1. 中医学研究 | 第13-16页 | 
| 1.1 中医对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认识 | 第13-14页 | 
| 1.2 中医对隐形失血的认识 | 第14-15页 | 
| 1.3 中医学对高凝血状态及深静脉血栓的认识 | 第15-16页 | 
| 2. 现代医学研究 | 第16-22页 | 
| 2.1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治疗进展 | 第16-18页 | 
| 2.2 现代医学对隐形失血的认识及防治 | 第18-20页 | 
| 2.3 现代医学对血液高凝状态和深静脉血栓的研究进展 | 第20-22页 | 
| 3. 七厘散的临床运用 | 第22-24页 |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24-27页 | 
| 1. 研究目的 | 第24页 | 
| 2. 病例资料 | 第24页 | 
| 2.1 研究对象 | 第24页 | 
| 2.2 纳入标准 | 第24页 | 
| 2.3 排除标准 | 第24页 | 
| 2.4 脱落标准 | 第24页 | 
| 2.5 观察指标 | 第24页 | 
| 3. 研究方法 | 第24-26页 | 
| 3.1 病例分组 | 第24-25页 | 
| 3.2 治疗方法 | 第25-26页 | 
| 4. 隐性失血量计算方法 | 第26页 | 
| 5. 统计学分析 | 第26-27页 |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 第27-31页 | 
| 1. 综合资料比较 | 第27页 | 
| 2. 临床效果分析 | 第27-29页 | 
| 2.1 血红蛋白(Hb) | 第27-28页 | 
| 2.2 红细胞压积(HCT) | 第28页 | 
| 2.3 纤维蛋白原(FIB) | 第28-29页 | 
| 2.4 D-二聚体(D-Dimer) | 第29页 | 
| 2.5 深静脉血栓形成 | 第29页 | 
| 3. 治疗结果 | 第29-30页 | 
| 3.1 综合资料比较 | 第29页 | 
| 3.2 两组病例手术前后Hb、HCT比较 | 第29-30页 | 
| 3.3 两组病例手术前后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比较 | 第30页 | 
| 4. 结论 | 第30-31页 | 
| 第四部分 讨论 | 第31-34页 | 
| 1.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病特点及对症治疗 | 第31页 | 
| 2. 对股骨粗隆间骨折隐性失血的研究 | 第31-32页 | 
| 3. 血液高凝状态的发生 | 第32页 | 
| 4. 七厘散加减对骨折术后隐性失血及血液高凝状态影响的理论分析 | 第32-34页 | 
| 结语 | 第34-35页 |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 附录 | 第37-38页 | 
| 致谢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