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2页 |
一、研究动机与目的 | 第7-8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8-9页 |
三、论文结构 | 第9-12页 |
第一章 信用卡诈骗罪概述 | 第12-22页 |
第一节 信用卡的定义与分类 | 第12-15页 |
一、信用卡的定义 | 第12-13页 |
二、信用卡的分类 | 第13-15页 |
第二节 信用卡诈骗罪的概念与特征 | 第15-18页 |
一、信用卡诈骗罪中“信用卡”的含义 | 第15-16页 |
二、当前信用卡诈骗罪基本特征 | 第16-18页 |
第三节 我国信用卡诈骗罪立法、司法发展与现状 | 第18-22页 |
一、我国信用卡诈骗罪立法发展与现状 | 第18-20页 |
二、我国信用卡诈骗罪司法发展与现状 | 第20-22页 |
第二章 信用卡诈骗罪的客观行为认定 | 第22-39页 |
第一节 “使用伪造的信用卡”行为的认定 | 第22-24页 |
第二节 “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行为的认定 | 第24-25页 |
第三节 “使用作废的信用卡”行为的认定 | 第25-27页 |
第四节 “冒用他人信用卡”行为的认定 | 第27-33页 |
一、“冒用”的含义 | 第27-28页 |
二、“冒用”欺骗的对象 | 第28-29页 |
三、司法实践中“冒用”情形的定性分析 | 第29-33页 |
第五节 恶意透支行为的认定 | 第33-39页 |
一、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主体分析 | 第34-35页 |
二、“非法占有目的”的司法认定 | 第35-36页 |
三、对“两次催收”的理解及完善 | 第36-39页 |
第三章 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行为定性 | 第39-44页 |
第一节 “盗窃信用卡并使用”中“信用卡”的范围 | 第39-41页 |
第二节 “盗窃信用卡并使用”中“使用”行为的理解 | 第41-42页 |
第三节 “盗窃信用卡并使用”中“盗窃”行为的理解 | 第42-44页 |
第四章 新型支付方式下的犯罪定性 | 第44-48页 |
第一节 对“信用卡”含义的重新审视 | 第44-45页 |
第二节 网络支付环境下侵财行为定性分析 | 第45-46页 |
第三节 新型支付环境下对“冒用”行为的理解 | 第46-48页 |
第五章 信用卡诈骗犯罪的立法不足与完善 | 第48-53页 |
第一节 单位实施信用卡诈骗行为 | 第48-50页 |
一、单位实施信用卡诈骗犯罪的司法认定 | 第48-49页 |
二、增设单位为信用卡诈骗罪主体分析 | 第49-50页 |
第二节 银行监管行为的规制 | 第50-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