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

论波德莱尔精神领域“整体性”意识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绪论第8-11页
    (一)研究背景与现状第8-9页
    (二)研究的意义第9-10页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第10-11页
一、波德莱尔精神领域的整体性第11-14页
    (一)波德莱尔的两种精神意识形态第11-12页
    (二)精神领域整体性意识的成因第12-14页
二、忧郁的精神呈现出对于美与理想的渴求第14-25页
    (一)忧郁精神的成因第14-18页
        1.灵魂得救之路的迷失第14-16页
        2.诗意栖居环境的消逝第16-17页
        3.商品时代人的“异化”第17-18页
    (二)忧郁精神的内蕴第18-21页
        1.人群中的孤独感第18-19页
        2.被异化的焦灼第19-20页
        3.精神荒原上的弃绝感第20-21页
    (三)忧郁的意象呈现出的美好祈求第21-25页
        1.消亡意象呈现出的对美的渴望第21-23页
        2.“废墟”呈现出对理想的企盼第23-25页
三、探寻圆融和谐之美时的下堕第25-33页
    (一)探寻未知世界的新奇第25-29页
        1.罪恶深渊探寻美的花朵第26-27页
        2.想象力的运用第27-28页
        3.语言的“炼金术”第28-29页
    (二)下堕的表现第29-33页
        1.醉意中寻求梦幻第29-30页
        2.投身欲望的怀抱第30-31页
        3.对上帝的“反叛”第31-33页
四、两种精神意识统一于永恒美的追寻之中第33-36页
    (一)丑与恶是催生善与美的酵母第33-34页
    (二)审美理想离不开丑恶的相伴第34-36页
结语第36-38页
参考文献第38-4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第40-41页
致谢第41页

论文共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传播视角下的《小说月报》百花奖作品研究
下一篇:PASS技术治疗安氏Ⅰ类上颌尖牙唇向低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