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城乡金融组织论文

县域农商银行服务“三农”机制创新问题研究--基于慈溪农商银行的实证研究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1 绪言第12-26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15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14页
        1.1.2 研究意义第14-15页
    1.2 文献综述第15-23页
        1.2.1 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研究第15-16页
        1.2.2 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对金融发展的相关研究第16-18页
        1.2.3 充足的流动资金与农村金融发展的相关研究第18-20页
        1.2.4 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的相关研究第20-22页
        1.2.5 简要评述第22-23页
    1.3 研究思路和框架第23-24页
    1.4 论文的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第24-25页
        1.4.1 研究重点第24页
        1.4.2 研究难点第24页
        1.4.3 论文的创新点第24-25页
    1.5 论文的研究方法第25-26页
2 金融服务经济和支持“三农”的理论基础第26-30页
    2.1 农业金融政策支持理论第26-27页
    2.2 农村金融市场理论第27页
    2.3 农村金融创新理论第27-28页
    2.4 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第28-30页
3 县域农商银行服务“三农”的优势及问题分析第30-39页
    3.1 县域农商银行服务“三农”的现状和特点第30-32页
    3.2 农商银行服务县域经济的优势第32-33页
        3.2.1 本土化优势第32页
        3.2.2 贴近需求的信贷产品和稳定的客户群体第32页
        3.2.3 资金管控优势第32-33页
        3.2.4 信息获取效率优势第33页
    3.3 县域农商银行服务“三农”存在的难点第33-34页
        3.3.1 逐步失去政策红利第33页
        3.3.2 信贷资产质量下降明显第33-34页
        3.3.3 市场竞争加剧第34页
        3.3.4 规模效益不再具备优势第34页
    3.4 县域农商银行服务“三农”存在的问题第34-39页
        3.4.1 信贷管理存在缺陷,农民贷款难第34-35页
        3.4.2 农业保险有待完善第35页
        3.4.3 风控机制面临挑战,内控管理有待加强第35-36页
        3.4.4 市场竞争压力增大,效益难增第36-37页
        3.4.5 金融创新能力有待提高第37页
        3.4.6 监管部门的抑制第37-39页
4 农村金融机构服务创新的国内外经验第39-50页
    4.1 发达国家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经验第39-44页
        4.1.1 美国农村金融体系第39-41页
        4.1.2 日本农村金融的发展经验第41-44页
    4.2 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经验第44-46页
        4.2.1 印度农村金融的发展经验第44-46页
    4.3 国内农村金融机构的经验第46-48页
        4.3.1 北京农商银行开发特色贷款产品第46-47页
        4.3.2 浙江省联社“丰收购”打造金融增值服务第47-48页
    4.4 国内外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的经验总结第48-50页
        4.4.1 农村合作金融的主体地位第48-49页
        4.4.2 明确发展目标第49页
        4.4.3 政府调节和商业银行援助第49页
        4.4.4 具备完善的农村金融法律制度第49-50页
5 农商银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基于慈溪农商银行的数据第50-56页
    5.1 实证研究过程第50-53页
        5.1.1 样本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第50-51页
        5.1.2 实证结果第51-53页
    5.2 实证结果分析第53-56页
        5.2.1 商业银行存贷款业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第53-54页
        5.2.2 经济增长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第54-56页
6 县域农商银行服务“三农”机制创新的对策建议第56-67页
    6.1 战略定位及策略选择第56-57页
        6.1.1 打造服务精品银行第56页
        6.1.2 优化网点营业模式第56-57页
        6.1.3 创新经营模式第57页
        6.1.4 创新管理模式第57页
    6.2 加强产品和服务创新第57-59页
        6.2.1 创新信贷产品第58页
        6.2.2 开拓中间业务第58页
        6.2.3 金融电子化第58-59页
        6.2.4 提高服务质量第59页
    6.3 重视体制创新,提升综合竞争力第59-60页
    6.4 加强风险管理,提高抗风险能力第60-61页
        6.4.1 增强风险管理意识第60页
        6.4.2 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第60-61页
        6.4.3 科学的风险分析第61页
        6.4.4 强化风险责任考核激励第61页
        6.4.5 推进案件防控长效机制建设第61页
    6.5 发挥政府作用,改进农村金融服务第61-64页
        6.5.1 构建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第62-63页
        6.5.2 加快法律制度建设第63-64页
        6.5.3 建立和完善风险分散和补偿机制第64页
    6.6 积极布局互联网金融第64-67页
        6.6.1 与电商平台合作第64-65页
        6.6.2 与专业的数据提供商合作第65页
        6.6.3 与本地核心企业或商品交易平台合作第65页
        6.6.4 以网点为中心建立半径综合服务圈第65-66页
        6.6.5 与成熟的销售平台合作第66页
        6.6.6 发展直销银行,代理后台各类产品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第三方支付平台发展研究--以“快钱”为例
下一篇: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房地产价格传导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