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非正交多址接入概述 | 第13-14页 |
1.2.1 非正交多址接入提出的背景 | 第13-14页 |
1.2.2 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介绍 | 第14页 |
1.3 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14-15页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5 论文主要贡献和结构安排 | 第16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16-18页 |
第二章 相关知识介绍 | 第18-28页 |
2.1 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NOMA)发展历程 | 第18-19页 |
2.2 NOMA原理及特点 | 第19-22页 |
2.3 NOMA接收端关键技术 | 第22-23页 |
2.4 NOMA发送端关键技术 | 第23-25页 |
2.4.1 叠加编码 | 第23页 |
2.4.2 功率分配技术 | 第23-24页 |
2.4.3 用户选择技术 | 第24-25页 |
2.5 MCS选择技术 | 第25页 |
2.6 S-PF算法和D-PF算法 | 第25-27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非正交多址接入中功率分配算法研究 | 第28-40页 |
3.1 引言 | 第28页 |
3.2 系统模型 | 第28-29页 |
3.3 算法介绍 | 第29-33页 |
3.3.1 用户选择算法 | 第29-30页 |
3.3.2 功率分配算法 | 第30-33页 |
3.4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33-3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四章 降低用户选择计算复杂度的算法研究 | 第40-50页 |
4.1 引言 | 第40页 |
4.2 算法介绍 | 第40-44页 |
4.2.1 结合MCS选择算法优化用户选择 | 第40-43页 |
4.2.2 结合S-PF算法和D-PF算法优化用户选择 | 第43-44页 |
4.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44-4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0-52页 |
5.1 总结 | 第50页 |
5.2 展望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60页 |
致谢 | 第60-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