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5页 |
1.1 紫草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1.1 紫草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1.1.2 紫草的药理作用 | 第12-13页 |
1.1.3 紫草的应用 | 第13页 |
1.2 脂质体研究进展 | 第13-20页 |
1.2.1 脂质体定义 | 第13-14页 |
1.2.2 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 第14-16页 |
1.2.3 脂质体种类 | 第16-17页 |
1.2.4 脂质体形态的观测技术及粒径的测量 | 第17-18页 |
1.2.5 中草药脂质体的研究 | 第18-20页 |
1.2.6 脂质体剂型的研究现状 | 第20页 |
1.3 凝胶剂的研究进展 | 第20-23页 |
1.3.1 凝胶剂的定义 | 第21页 |
1.3.2 凝胶剂的分类 | 第21页 |
1.3.3 凝胶剂的给药方式 | 第21-22页 |
1.3.4 新型凝胶剂的应用 | 第22-23页 |
1.4 选题目的与意义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处方前理化性质研究 | 第25-35页 |
2.1 仪器与试剂 | 第25-26页 |
2.1.1 实验仪器 | 第25-26页 |
2.1.2 实验试剂 | 第26页 |
2.2 紫草有效成分的提取 | 第26页 |
2.3 紫草素的薄层色谱鉴定 | 第26-27页 |
2.4 紫草素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27-28页 |
2.4.1 色谱条件 | 第27页 |
2.4.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第27页 |
2.4.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第27页 |
2.4.4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27页 |
2.4.5 精密度实验 | 第27页 |
2.4.6 重复性实验 | 第27-28页 |
2.4.7 稳定性实验 | 第28页 |
2.4.8 加样回收率实验 | 第28页 |
2.4.9 紫草药材中紫草素含量测定 | 第28页 |
2.5 紫草素油水分配系数测定 | 第28-29页 |
2.6 结果与讨论 | 第29-33页 |
2.6.1 紫草素的薄层色谱鉴定 | 第29页 |
2.6.2 紫草中紫草素的含量测定分析 | 第29-32页 |
2.6.3 紫草素油水分配系数讨论 | 第32-33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三章 脂质体的制备及表征 | 第35-51页 |
3.1 仪器与试剂 | 第35-36页 |
3.1.1 实验仪器 | 第35-36页 |
3.1.2 实验试剂 | 第36页 |
3.2 空白脂质体的制备 | 第36页 |
3.3 紫草提取物脂质体的制备、表征及包封率的测定 | 第36-38页 |
3.3.1 紫草提取物脂质体的制备 | 第37页 |
3.3.2 紫草提取物脂质体的外观形态观察 | 第37页 |
3.3.3 紫草提取物脂质体的粒径测定 | 第37页 |
3.3.4 紫草提取物脂质体的Zeta电位测定 | 第37页 |
3.3.5 紫草提取物脂质体包封率的测定 | 第37-38页 |
3.3.6 紫草提取物脂质体的稳定性研究 | 第38页 |
3.4 碱化紫草素脂质体的制备、表征及包封率的测定 | 第38-40页 |
3.4.1 紫草素的碱化 | 第38-39页 |
3.4.2 碱化紫草素脂质体的制备 | 第39页 |
3.4.3 碱化紫草素脂质体的外观形态 | 第39-40页 |
3.4.4 碱化紫草素脂质体的粒径测定 | 第40页 |
3.4.5 碱化紫草素脂质体的Zeta电位的测定 | 第40页 |
3.4.6 碱化紫草素脂质体的包封率的测定 | 第40页 |
3.4.7 碱化紫草素脂质体的稳定性研究 | 第40页 |
3.5 体外释药特性 | 第40-42页 |
3.5.1 透析袋的处理 | 第40-41页 |
3.5.2 透析袋对药物的吸附 | 第41页 |
3.5.3 紫草提取物脂质体体外释药累积释药量的测定 | 第41页 |
3.5.4 碱化紫草素脂质体的体外释药累积量的测定 | 第41-42页 |
3.6 结果与讨论 | 第42-50页 |
3.6.1 脂质体的制备 | 第42-43页 |
3.6.2 脂质体的外观形态、粒径大小及稳定性研究 | 第43-48页 |
3.6.3 脂质体的包封率考察 | 第48-49页 |
3.6.4 透析袋对药物的吸附 | 第49页 |
3.6.5 脂质体的体外释放度考察 | 第49-50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脂质体凝胶的制备与表征 | 第51-61页 |
4.1 仪器与试剂 | 第51-52页 |
4.1.1 实验仪器 | 第51-52页 |
4.1.2 实验试剂 | 第52页 |
4.2 紫草脂质体凝胶剂的制备及稳定性初步考察 | 第52-53页 |
4.2.1 紫草提取物脂质体凝胶的制备 | 第52页 |
4.2.2 性状 | 第52-53页 |
4.2.3 pH值测定 | 第53页 |
4.2.4 离心实验 | 第53页 |
4.2.5 耐热实验 | 第53页 |
4.2.6 耐寒实验 | 第53页 |
4.3 碱化紫草素脂质体凝胶剂的制备及稳定性初步考察 | 第53-54页 |
4.3.1 碱化紫草素脂质体凝胶剂的制备 | 第53页 |
4.3.2 性状 | 第53页 |
4.3.3 pH值测定 | 第53-54页 |
4.3.4 离心实验 | 第54页 |
4.3.5 耐热实验 | 第54页 |
4.3.6 耐寒实验 | 第54页 |
4.4 紫草提取物脂质体凝胶及碱化紫草素脂质体凝胶的体外释放研究 | 第54页 |
4.4.1 透析袋处理及对药物的吸附 | 第54页 |
4.4.2 紫草提取物脂质体凝胶剂体外累积释药量的测定 | 第54页 |
4.4.3 碱化紫草素脂质体凝胶剂体外累积释药量的测定 | 第54页 |
4.5 结果与讨论 | 第54-59页 |
4.5.1 脂质体凝胶剂的处方 | 第54-55页 |
4.5.2 脂质体凝胶剂处方综合评价指标及其标准 | 第55-56页 |
4.5.3 脂质体凝胶剂的体外释放测定 | 第56-59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9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