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2-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第14页 |
1.4 论文结构 | 第14-15页 |
2 相关技术综述 | 第15-28页 |
2.1 传统异构数据处理技术 | 第15-20页 |
2.1.1 技术实现和特点 | 第15-20页 |
2.1.2 小结 | 第20页 |
2.2 NXD(本源XML 数据库)技术 | 第20-24页 |
2.2.1 体系结构 | 第21-22页 |
2.2.2 技术特点 | 第22-23页 |
2.2.3 小结 | 第23-24页 |
2.3 XED(XML 功能数据库)技术 | 第24-26页 |
2.3.1 体系结构 | 第24-25页 |
2.3.2 技术特点 | 第25-26页 |
2.3.3 小结 | 第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3 平台的业务分析和需求分析 | 第28-38页 |
3.1 平台的业务分析 | 第28-30页 |
3.2 平台的数据分析 | 第30-31页 |
3.3 平台的功能需求分析 | 第31-37页 |
3.3.1 档案资源管理子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 | 第31-32页 |
3.3.2 库房管理子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 | 第32-34页 |
3.3.3 业务流程管理子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 | 第34-35页 |
3.3.4 数据交换接口子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 | 第35页 |
3.3.5 对外利用子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 | 第35-37页 |
3.4 平台的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第37-38页 |
3.4.1 可扩充性 | 第37页 |
3.4.2 安全性 | 第37页 |
3.4.3 性能效率 | 第37-38页 |
4 平台的架构设计和技术设计 | 第38-58页 |
4.1 平台的XML 数据库选取 | 第38-45页 |
4.1.1 总体特性比较 | 第38-39页 |
4.1.2 结构化和半结构化数据存储方面的比较 | 第39-41页 |
4.1.3 XML 查询方式及性能方面的比较 | 第41-42页 |
4.1.4 数据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方面的比较 | 第42-43页 |
4.1.5 友好的开发和使用接口方面的比较 | 第43页 |
4.1.6 可维护性的比较 | 第43-44页 |
4.1.7 比较分析结果 | 第44-45页 |
4.2 平台的系统构架设计 | 第45-47页 |
4.3 平台的关键问题研究 | 第47-56页 |
4.3.1 海量文献档案数据处理的性能问题的研究 | 第47-49页 |
4.3.2 异构性文献档案数据的统一管理问题的研究 | 第49-53页 |
4.3.3 平台的数据分布性问题的研究 | 第53-54页 |
4.3.4 面向社会化服务问题的研究 | 第54-56页 |
4.4 平台的质量设计 | 第56-58页 |
4.4.1 平台可扩充性设计 | 第56-57页 |
4.4.2 平台安全性设计 | 第57-58页 |
5 核心子系统的详细设计 | 第58-74页 |
5.1 子系统的静态逻辑视图设计 | 第58-65页 |
5.1.1 子系统的功能结构 | 第58-59页 |
5.1.2 子系统的逻辑结构 | 第59-60页 |
5.1.3 子系统的主要类图 | 第60-65页 |
5.2 子系统的动态视图设计 | 第65-68页 |
5.2.1 自定义对象初始化 | 第65-66页 |
5.2.2 自定义档案对象构造 | 第66-67页 |
5.2.3 自定义对象查询 | 第67-68页 |
5.3 子系统的数据库设计与构建 | 第68-74页 |
5.3.1 子系统的ER 图设计 | 第68-69页 |
5.3.2 构建基于XML Schema 的Oracle XML 数据库 | 第69-72页 |
5.3.3 XML 数据库具体操作 | 第72-74页 |
6 平台的运行及评价 | 第74-77页 |
6.1 平台测试 | 第74-75页 |
6.2 平台运行情况 | 第75-76页 |
6.3 平台评价 | 第76-77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77-79页 |
7.1 本文工作小结 | 第77-78页 |
7.2 展望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1页 |
附录 专业术语和缩写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3-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