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9-10页 |
1 研究意义及核心内容 | 第10-18页 |
1.1 中等职业教育对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 第10-14页 |
1.1.1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时代的要求 | 第10页 |
1.1.2 中等职业教育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 | 第10-12页 |
1.1.3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现状不容乐观 | 第12-14页 |
1.2 借鉴德国"双元制"推动中职教育快速发展 | 第14-15页 |
1.2.1 出色的职业教育模式——"双元制" | 第14页 |
1.2.2 "双元制"教育模式给予我们的启示 | 第14-15页 |
1.3 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的新思路 | 第15-18页 |
1.3.1 树立办学新理念——学校即是企业 | 第15-16页 |
1.3.2 中等职业学校的企业化建设 | 第16-18页 |
2 精品教师队伍是人力资源建设的核心 | 第18-25页 |
2.1 人力资源建设对中等职业学校有重要意义 | 第18页 |
2.2 要更新人才观念打造精品教师队伍 | 第18-22页 |
2.2.1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 第18-21页 |
2.2.2 合理规划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结构 | 第21-22页 |
2.3 更新育人观念适时进行教学改革 | 第22-25页 |
2.3.1 结合现状创新方法,实现教学与取证融通 | 第22-23页 |
2.3.2 从培养学生能力出发,实施有效教学 | 第23页 |
2.3.3 巧用多元智能理论,实施个性化教育 | 第23-25页 |
3 借助校企合作推动就业打造优质教育品牌 | 第25-35页 |
3.1 实施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必要性 | 第25-26页 |
3.1.1 实施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 第25页 |
3.1.2 实施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中职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 第25-26页 |
3.1.3 实施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企业发展的需要 | 第26页 |
3.2 我国校企合作的现状 | 第26-29页 |
3.2.1 我国校企合作的主流模式 | 第26-27页 |
3.2.2 我国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第27-29页 |
3.3 拓宽办学思路,借助校企合作实现双赢 | 第29-34页 |
3.3.1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制定校企合作计划 | 第30-31页 |
3.3.2 借助校企合作,推动学校良性发展 | 第31-33页 |
3.3.3 与企业和谐共建,建立长效双赢机制 | 第33-34页 |
3.4 借助校企合作打开就业通道,打造优质教育品牌 | 第34-35页 |
3.4.1 教育品牌的含义 | 第34页 |
3.4.2 中等职业学校进行品牌营销的意义 | 第34-35页 |
4 树立全新育人观念打造精品毕业生 | 第35-41页 |
4.1 中等职业学校生源现状 | 第35页 |
4.2 重视实践应用,打造精品毕业生 | 第35-38页 |
4.2.1 扎实练好基本功,拥有一技之长 | 第36页 |
4.2.2 培养合作精神,树立团队意识 | 第36页 |
4.2.3 培养健康品格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第36页 |
4.2.4 要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 第36-37页 |
4.2.5 严抓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即插即用"人才 | 第37页 |
4.2.6 树立良好职业道德观念,形成招生就业良性循环 | 第37-38页 |
4.3 创建"大德育观",利用企业环境,培养精品毕业生 | 第38-41页 |
4.3.1 德育教育与实践密不可分,顶岗实习是德育教育的新起点 | 第38页 |
4.3.2 创建"大德育观",培养精品毕业生 | 第38-41页 |
5 构建"铁三角"格局和谐共发展 | 第41-43页 |
5.1 政府要更新人才观念,主动为职教事业"服务" | 第41-42页 |
5.2 创建"铁三角"格局,实现和谐共发展 | 第42-43页 |
6 结论及后续研究方向 | 第43-46页 |
6.1 本文研究特色、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43-44页 |
6.1.1 研究特色 | 第43页 |
6.1.2 研究方法 | 第43-44页 |
6.1.3 创新之处 | 第44页 |
6.2 本文后续研究方向 | 第44-46页 |
7 后记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详细摘要 | 第49-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