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绿化建设论文--大地园林论文--道路绿化论文

基于绿视率的重庆新建城市道路绿化设计模式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8-18页
    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9页
        1.2.1 绿视率指标构建目的及意义第9页
        1.2.2 道路绿化模式构建目的及意义第9页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9-13页
        1.3.1 国内外道路绿化的历史与发展第9-11页
        1.3.2 国内外绿地评价研究进展第11-13页
    1.4 城市道路绿化设计模式分析第13-18页
        1.4.1 城市道路绿化设计的基本术语第13页
        1.4.2 城市道路绿化模式分类第13-14页
        1.4.3 基于绿视率的城市道路绿化模式分类第14-18页
2.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8-22页
    2.1 研究内容及范围第18页
        2.1.1 研究内容第18页
        2.1.2 研究范围第18页
    2.2 研究方法第18-20页
    2.3 研究技术路线第20页
    2.4 绿视率计算方法第20-21页
    2.5 道路绿化设计模式评价方法第21-22页
3 绿视率与城市道路绿化设计概念界定及理论研究第22-32页
    3.1 基本概念的界定第22页
        3.1.1 绿视率的由来及概念第22页
        3.1.2 道路绿化模式的定义第22页
    3.2 绿视率在城市道路绿化设计中的应用第22-23页
    3.3 绿视率的基本特征第23-26页
        3.3.1 人类视觉系统的工作机制和特点第23-24页
        3.3.2 动态观赏方式和特征第24-26页
    3.4 影响城市道路绿视率的因素第26-32页
        3.4.1道路板式第26-27页
        3.4.2 道路红线宽度第27页
        3.4.3 车行道路幅宽度第27-29页
        3.4.4 人行道宽度及行道树绿带设计第29-30页
        3.4.5 绿带宽度第30页
        3.4.6 绿化配置形式第30页
        3.4.7 时间因素(对植物生长季节、生长年龄进行说明)第30-32页
4 重庆新建城市道路绿化设计形式与绿视率调研第32-72页
    4.1 重庆市概况第32页
    4.2 重庆新建城市道路选取第32-33页
    4.3 重庆新建城市道路绿化设计形式调查第33-54页
        4.3.1 重庆新建城市道路布局形式调查第33-51页
        4.3.2 重庆新建城市道路绿化植物配置形式调查第51-54页
    4.4 重庆主要新建城市道路绿视率调查第54-62页
        4.4.1 重庆主要新建城市道路冬季绿视率值推荐表第54-55页
        4.4.2 重庆城市道路夏季绿视率值测定第55-61页
        4.4.3 重庆主要新建城市道路夏季绿视率值推荐表第61-62页
    4.5 重庆城市道路绿化设计形式与绿视率相关性研究第62-72页
        4.5.1 树种选择与绿视率的取值范围第62-63页
        4.5.2 不同植物布置形式与绿视率的取值范围第63-72页
5 重庆新建城市道路植物景观美景度评价第72-82页
    5.1 道路景观美景度评价的心理物理模式——SBE评价法第72-78页
        5.1.1 SBE评价方法概述第72页
        5.1.2 评价方法与步骤第72-76页
        5.1.3 各受测群体在景观审美方面的相关性分析第76-77页
        5.1.4 各受测群体在景观审美方面的差异性分析第77页
        5.1.5 城市道路绿地植物景观构成要素评价第77-78页
    5.2 美景度评价与绿视率之间的关系第78-82页
6 基于绿视率与美景度评价下的城市道路绿化设计模式研究第82-102页
    6.1 一板两带道路绿化模式构建第82-85页
        6.1.1 单一乔木式配置模式第82-84页
        6.1.2 密林式+单一乔木式第84-85页
    6.2 两板三带道路绿化模式构建第85-94页
        6.2.1 密林式+疏林灌木式第85-87页
        6.2.2 密林式+单一乔木式第87-88页
        6.2.3 密林式+密林式第88-89页
        6.2.4 密林式+(密林+单一乔木式)第89-91页
        6.2.5 密林式+(疏林灌木+单一乔木式)第91-93页
        6.2.6 疏林灌木式+(密林+单一乔木式)第93-94页
    6.3 三板四带道路绿化模式构建第94-96页
    6.4 四板五带道路绿化模式构建第96-98页
    6.5 绿视率与绿化模式查阅表第98-102页
7 结论与展望第102-104页
    7.1 本文主要研究成果第102页
    7.2 本文研究不足第102-103页
    7.3 研究展望第103-104页
参考文献第104-106页
附录第106-112页
致谢第112页

论文共11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清肺平喘颗粒的临床前研究
下一篇:柑橘及其近缘属植物天然香豆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