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第11-12页 |
前言 | 第12-15页 |
研究现状、成果 | 第12-13页 |
研究目的、方法 | 第13-15页 |
一、HMME-PDT对混合菌菌液杀伤作用的研究 | 第15-22页 |
1.1 对象和方法 | 第15-17页 |
1.1.1 实验菌株及主要试剂 | 第15页 |
1.1.2 主要仪器 | 第15页 |
1.1.3 菌悬液的制备 | 第15页 |
1.1.4 TPY琼脂培养基的配制 | 第15-16页 |
1.1.5 光敏剂的制备 | 第16页 |
1.1.6 PDT的处理过程和实验分组 | 第16页 |
1.1.7 菌落计数 | 第16页 |
1.1.8 统计学分析 | 第16-17页 |
1.2 结果 | 第17-18页 |
1.3 讨论 | 第18-20页 |
1.4 小结 | 第20-22页 |
二、HMME-PDT对牙菌斑生物膜内致龋菌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的研究 | 第22-29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2-24页 |
2.1.1 实验菌株 | 第22页 |
2.1.2 主要试剂 | 第22页 |
2.1.3 主要仪器 | 第22页 |
2.1.4 釉质块的制备及人工获得性膜的形成 | 第22-23页 |
2.1.5 混合菌菌斑生物膜的形成 | 第23页 |
2.1.6 实验分组 | 第23页 |
2.1.7 PDT对混合菌菌斑生物膜内细菌活力的影响 | 第23页 |
2.1.8 PDT对混合菌菌斑生物膜内细菌代谢产酸的影响 | 第23-24页 |
2.2 结果 | 第24-26页 |
2.2.1 各组之间菌落计数的比较 | 第24-25页 |
2.2.2 pH值记录 | 第25-26页 |
2.3 讨论 | 第26-28页 |
2.4 小结 | 第28-29页 |
三、HMME-PDT对牙菌斑生物膜结构的影响 | 第29-35页 |
3.1 对象和方法 | 第29页 |
3.1.1 实验菌株 | 第29页 |
3.1.2 材料与仪器 | 第29页 |
3.1.3 混合菌菌斑生物膜的形成 | 第29页 |
3.1.4 实验分组 | 第29页 |
3.1.5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PDT对混合菌菌斑生物膜结构影响 | 第29页 |
3.2 结果 | 第29-32页 |
3.3 讨论 | 第32-34页 |
3.4 小结 | 第34-35页 |
结论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1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41-42页 |
综述 | 第42-58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52-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