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4页 |
1.1 柔性印制电路板简介 | 第12-14页 |
1.2 柔性印制电路板生产方式简介 | 第14-15页 |
1.3 柔性印制电路板生产自动化程度及缺陷情况分析 | 第15-16页 |
1.4 柔性印制电路板自动化生产关键问题分析 | 第16-19页 |
1.5 本文主要研究的问题和章节安排 | 第19-24页 |
第二章 关键问题阐述及研究现状综述 | 第24-41页 |
2.1 图像配准问题简介 | 第24-26页 |
2.1.1 图像配准的数学描述 | 第24-26页 |
2.1.2 图像配准问题的分类 | 第26页 |
2.2 图像配准问题的研究现状 | 第26-40页 |
2.2.1 基于特征图像配准的特征提取 | 第28-30页 |
2.2.2 基于区域算法的特征匹配 | 第30-32页 |
2.2.3 基于特征算法的特征匹配 | 第32-37页 |
2.2.4 映射模型估计 | 第37-39页 |
2.2.5 图像重采样和变换 | 第39-40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三章 一种基于显著性的图像配准/缺陷检测框架 | 第41-53页 |
3.1 工作的动机和问题的提出 | 第42-43页 |
3.2 人类实验及其分析 | 第43-46页 |
3.3 人类视觉机制中有关的理论 | 第46-48页 |
3.4 模型框架结构及其简介 | 第48-52页 |
3.4.1 机构模型 | 第49-51页 |
3.4.2 软件模型 | 第51-5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四章 基于尺度空间和格式塔率模拟的主边缘求取法 | 第53-69页 |
4.1 挠性电路板图像的特点及其影响 | 第53-55页 |
4.2 尺度空间及其构建 | 第55-56页 |
4.3 基于尺度空间分析的主边缘求取 | 第56-60页 |
4.4 改进型的基于尺度空间主边缘求取法 | 第60-64页 |
4.5 格式塔率模拟对主边缘的修订 | 第64-6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五章 显著性的生成 | 第69-102页 |
5.1 显著性的介绍 | 第69-70页 |
5.2 基于频域方法的显著性提取方法 | 第70-80页 |
5.2.1 定义非显著性----图像的统计特性 | 第70-74页 |
5.2.2 频域显著性提取法及其性质 | 第74-77页 |
5.2.3 多尺度条件下的频域显著性 | 第77-80页 |
5.3 基于目标和色度距离的显著性提取方法 | 第80-89页 |
5.3.1 先验知识建模 | 第82-83页 |
5.3.2 目标的生成 | 第83-88页 |
5.3.3 显著性计算 | 第88-89页 |
5.4 显著性方法的不变性证明 | 第89-93页 |
5.4.1 平移不变性 | 第89-91页 |
5.4.2 旋转不变性 | 第91-92页 |
5.4.3 缩放不变性和亮度不变性 | 第92-93页 |
5.5 几种缺陷显著性定义方法 | 第93-100页 |
5.5.1 基于色彩的缺陷显著性图 | 第94-96页 |
5.5.2 基于边缘的缺陷显著性图 | 第96-100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100-102页 |
第六章 特征的生成和图像配准 | 第102-132页 |
6.1 基于频域显著性方法和最大稳定极值区域的特征生成和图像配准 | 第103-126页 |
6.1.1 方法模型概述 | 第104-105页 |
6.1.2 特征生成 | 第105-119页 |
6.1.3 特征的匹配 | 第119-121页 |
6.1.4 映射参数估计或者返回 | 第121-122页 |
6.1.5 实验数据以及分析 | 第122-126页 |
6.2 基于对象显著性方法的特征生成和图像配准 | 第126-131页 |
6.2.1 对象属性列表的生成 | 第127-128页 |
6.2.2 基于对象显著性方法的对象配对 | 第128-131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131-132页 |
第七章 一种基于频域显著性及信息熵倍率的柔板缺陷检测方法 | 第132-149页 |
7.1 引言 | 第132-133页 |
7.2 基于频域显著性的显性缺陷检测算法 | 第133-140页 |
7.2.1 频域显著性方法的数学讨论 | 第133-135页 |
7.2.2 方法基本思路 | 第135-138页 |
7.2.3 实验数据及其分析 | 第138-140页 |
7.3 基于频域显著性及信息熵倍率的焊盘金面缺陷检测算法 | 第140-148页 |
7.3.1 单独使用信息熵测量缺陷方法的局限性 | 第141-143页 |
7.3.2 单独使用频域显著性方法的局限性 | 第143-144页 |
7.3.3 频域显著性方法结合信息熵倍率的焊盘金面缺陷检测方法 | 第144-148页 |
7.4 本章小结 | 第148-149页 |
结论 | 第149-151页 |
参考文献 | 第151-16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65-166页 |
致谢 | 第166-167页 |
附件 | 第1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