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无机化学论文--化学元素与无机化合物论文--无机合成化学论文

稀土碳酸盐和磷酸盐微纳米颗粒的控制合成及功能性质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36页
    1.1 稀土纳米荧光材料第12-18页
        1.1.1 稀土纳米荧光材料的特性第12页
        1.1.2 稀土纳米荧光材料的应用第12-18页
    1.2 稀土纳米磁共振造影剂第18-20页
        1.2.1 磁共振成像第18页
        1.2.2 磁共振造影剂第18-19页
        1.2.3 磁性-荧光双功能纳米复合物第19-20页
    1.3 碳酸稀土纳米材料第20-22页
        1.3.1 碳酸稀土制备第20页
        1.3.2 碳酸稀土新的功能开发第20-22页
    1.4 稀土磷酸盐第22-25页
        1.4.1 纳米稀土磷酸盐的研究现状第22页
        1.4.2 纳米稀土磷酸盐的制备第22-24页
        1.4.3 LaPO_4:Ce,Tb绿色荧光粉第24-25页
    1.5 纳米稀土氧化物的制备及应用第25-26页
    1.6 本论文研究内容第26-28页
    参考文献第28-36页
第二章 微乳液法合成Gd_2(CO_3)_3:Tb@SiO_2磁性荧光双功能纳米粒子第36-52页
    2.1 引言第36-38页
    2.2 实验部分第38-41页
        2.2.1 试剂与仪器第38-39页
        2.2.2 实验步骤第39-41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41-49页
        2.3.1 形貌分析第41-42页
        2.3.2 成分分析第42-45页
        2.3.3 Gd_2(CO_3)_3:Tb@SiO_2纳米粒子的荧光性质第45页
        2.3.4 Gd_2(CO_3)_3:Tb@SiO_2的磁性第45-47页
        2.3.5 Gd_2(CO_3)_3:Tb@SiO_2的荧光标记第47-48页
        2.3.6 Gd_2(CO_3)_3:Tb@SiO_2纳米粒子的细胞毒性第48-49页
    2.4 本章研究结论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2页
第三章 均相沉淀法制备Ln~(3+)掺杂的纳Gd_2O(CO_3)_2及相应氧化物第52-70页
    3.1 引言第52-53页
    3.2 实验部分第53-56页
        3.2.1 试剂与仪器第53-54页
        3.2.2 材料的制备第54-55页
        3.2.3 细胞培养第55页
        3.2.4 细胞毒性实验第55-56页
        3.2.5 材料的表征第56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56-66页
        3.3.1 产物的形貌分析第56-58页
        3.3.2 产物的成分分析第58-60页
        3.3.3 产物的荧光性质第60-62页
        3.3.4 Gd_2O(CO_3)_3:Tb@PVP的磁共振造影效果第62-63页
        3.3.5 Gd_2O(CO_3)_2:Tb@PVP荧光共聚焦成像第63页
        3.3.6 Gd_2O(CO_3)_2:Tb@PVP纳米粒子的细胞毒性第63-64页
        3.3.7 球形Gd_2O_3:Eu纳米荧光粉体的制备第64-66页
    3.4 本章研究结论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0页
第四章 水热法制备Ln~(3+)掺杂的Gd_2(CO_3)_3及Gd_2O_3荧光纳米材料第70-80页
    4.1 引言第70-71页
    4.2 实验部分第71-72页
        4.2.1 实验药品和仪器第71-72页
        4.2.2 材料的准备第72页
        4.2.3 样品的表征第72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72-77页
        4.3.1 物相分析第72-73页
        4.3.2 产物的扫描电镜第73-75页
        4.3.3 产物的荧光性质第75-77页
    4.4 本章研究结论第77-79页
    参考文献第79-80页
第五章 机械化学研磨法制备磷酸镧铈铽荧光粉第80-95页
    5.1 引言第80-81页
    5.2 实验部分第81-83页
        5.2.1 仪器药品第81-82页
        5.2.2 实验步骤第82-83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83-93页
        5.3.1 原料对产物的影响第83-85页
        5.3.2 物相分析第85-87页
        5.3.3 形貌分析第87-89页
        5.3.4 LaPO_4:Ce,Tb的荧光性质第89-93页
    5.4 本章研究结论第93-94页
    参考文献第94-95页
第六章 共沉淀法制备类球形磷酸镧铈铽荧光粉第95-105页
    6.1 引言第95-96页
    6.2 实验部分第96-97页
        6.2.1 仪器药品第96页
        6.2.2 实验步骤第96-97页
    6.3 结果与讨论第97-103页
        6.3.1 形貌分析第97-101页
        6.3.2 磷酸镧铈铽的荧光第101-103页
        6.3.3 产物的物相第103页
    6.4 本章研究结论第103-104页
    参考文献第104-105页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105-108页
    7.1 全文总结第105-106页
        7.1.1 生物分析用Gd_2(CO_3)_3:Ln~(3+)纳米粒子的可控制备第105-106页
        7.1.2 灯用磷酸镧铈铽绿色荧光粉的可控制备第106页
    7.2 研究展望第106-108页
致谢第108-109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09页

论文共10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准确测量四端电阻时间常数的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MTA2在睾丸支持细胞中的表达及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