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质学论文--岩石学论文--岩石分类论文

青海省绿梁山落凤坡蛇绿岩及铬铁矿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引言第10-21页
    1.1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8页
        1.2.1 铬铁矿床的研究现状第11-16页
            1.2.1.1 蛇绿岩中的豆荚状铬铁矿第12-15页
            1.2.1.2 蛇绿岩中的层状铬铁矿第15-16页
        1.2.2 绿梁山铬铁矿床研究及存在的问题第16-18页
            1.2.2.1 绿梁山铬铁矿的研究现状第16-17页
            1.2.2.2 存在的问题第17-18页
    1.3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8页
        1.3.1 研究思路第18页
        1.3.2 研究内容第18页
    1.4 完成的实物工作量第18-19页
    1.5 取得的主要成果及进展第19-21页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第21-32页
    2.1 大地构造位置及划分及其特征第21-22页
        2.1.1 欧龙布鲁克微陆块第21页
        2.1.2 柴北缘缝合带第21-22页
        2.1.3 柴达木陆块第22页
    2.2 地层第22-28页
        2.2.1 古元古界达肯大坂(岩)群(Pt_1D)第25页
        2.2.2 中元古代鱼卡河岩群(Pt_2Y)第25-26页
        2.2.3 早古生代滩间山(岩)群(COT)第26页
        2.2.4 牦牛山组及阿木尼克组(Dm)第26-27页
        2.2.5 石炭纪城墙沟组(Ccq)第27页
        2.2.6 新近纪第27-28页
        2.2.7 第四系第28页
    2.3 岩浆活动第28-29页
    2.4 变质作用第29页
    2.5 区域矿产第29-32页
第3章 落凤坡蛇绿岩特征及形成环境第32-41页
    3.1 蛇绿岩的厘定及其地质特征第32-33页
    3.2 岩相学特征第33-35页
    3.3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第35-38页
        3.3.1 样品分析第35页
        3.3.2 岩石化学特征第35-37页
        3.3.3 稀土及微量元素特征第37-38页
    3.4 成岩时代与形成环境第38-41页
        3.4.1 成岩时代第38-39页
        3.4.2 形成环境第39-41页
第4章 落凤坡铬铁矿矿床地质特征第41-63页
    4.1 矿床基本特征第41-44页
        4.1.1 矿体地理位置及产状第41-42页
        4.1.2 赋矿围岩岩石特征第42-43页
        4.1.3 岩体蚀变第43-44页
        4.1.4 矿体规模、形状及产状第44页
    4.2 矿石组构特征第44页
    4.3 铬铁矿石的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第44-63页
        4.3.1 矿石化学成分及质量第44-46页
        4.3.2 样品和分析方法第46-47页
        4.3.3 铬铁矿矿石的化学特征第47-56页
        4.3.4 讨论第56-61页
            4.3.4.1 温度第57-58页
            4.3.4.2 压力第58-59页
            4.3.4.3 氧逸度第59-61页
        4.3.5 矿物成分分带的形成机制第61-63页
第5章 落凤坡铬铁矿的成因及找矿方向第63-71页
    5.1 矿床成因第63-64页
    5.2 成矿规律第64-67页
    5.3 构造演化第67-69页
    5.4 成矿前景分析第69-71页
结论第71-73页
致谢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透明介孔硅铝凝胶独石的控制合成及结构表征
下一篇:滇西高黎贡变质杂岩:岩石组成与构造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