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发电、发电厂论文--发电厂论文--火力发电厂、热电站论文--控制设备论文

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汽温控制策略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20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1页
    1.2 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的发展现状第11-13页
    1.3 二次再热机组的技术特点第13-16页
        1.3.1 机组的循环热效率第13-15页
        1.3.2 汽轮机结构特点第15-16页
        1.3.3 热力系统第16页
    1.4 汽温控制的重要性及调节任务第16-18页
        1.4.1 主汽温调节的重要性及调节任务第16-17页
        1.4.2 再热汽温调节的重要性及调节任务第17-18页
    1.5 论文主要工作及难点第18页
        1.5.1 论文主要工作第18页
        1.5.2 课题研究的难点第18页
    1.6 本章小结第18-20页
第2章 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汽温控制方法第20-30页
    2.1 超超临界一次再热机组汽温控制方法第20-24页
        2.1.1 主汽温控制方法第20-23页
            2.1.1.1 煤水比控制第20-22页
            2.1.1.2 喷水减温控制第22-23页
        2.1.2 再热汽温调节方法第23-24页
            2.1.2.1 再热汽温蒸汽侧调节第23-24页
            2.1.2.2 再热汽温烟气侧调节第24页
    2.2 二次再热机组汽温控制特点第24-25页
    2.3 典型二次再热机组汽温控制方法第25-29页
        2.3.1 烟气挡板与表面式热交换器调节第25-26页
        2.3.2 减温水与烟气再循环第26-27页
        2.3.3 烟气分流挡板和烟气再循环第27-29页
    2.4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3章 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汽温控制方案设计第30-46页
    3.1 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简介第30-32页
    3.2 过热汽温控制方案设计第32-39页
        3.2.1 燃水比控制第32-35页
        3.2.2 过热器喷水减温控制第35-39页
    3.3 再热汽温控制方案设计第39-45页
        3.3.1 燃烧器摆角与烟气挡板调节第40-43页
        3.3.2 再热器喷水减温控制第43-45页
    3.4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4章 基于激励式仿真系统的汽温控制仿真研究第46-55页
    4.1 过热汽温试验第47-48页
    4.2 再热汽温设定值同时减小试验第48-49页
    4.3 再热汽温设定值不同试验第49-50页
    4.4 机组升、降负荷试验第50-54页
        4.4.1 机组升负荷试验第50-53页
        4.4.2 机组降负荷试验第53-54页
    4.5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55-56页
    5.1 总结第55页
    5.2 展望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附录1第59-6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60-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社区高血压管理模式研究
下一篇: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综合效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