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引言 | 第10-15页 |
1.1 提出问题 | 第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4 木文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13页 |
1.5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3-15页 |
2 土建工程招标风险管理理论基础 | 第15-18页 |
2.1 风险的概述 | 第15-16页 |
2.1.1 风险的定义 | 第15页 |
2.1.2 风险管理 | 第15-16页 |
2.2 土建工程招标风险管理 | 第16-18页 |
2.2.1 招投标 | 第16页 |
2.2.2 土建工程招标风险 | 第16页 |
2.2.3 土建工程招标风险管理的过程 | 第16-18页 |
3. 土建项目招标风险的识别 | 第18-23页 |
3.1 土建工程招标风险识别的方法 | 第18-19页 |
3.2 土建工程招标风险的识别 | 第19-23页 |
3.2.1 招标过程中的风险 | 第19-21页 |
3.2.2 承包商带来的风险 | 第21-22页 |
3.2.3 外部环境风险 | 第22-23页 |
4 土建工程招标风险的评价 | 第23-33页 |
4.1 评价方法 | 第23-28页 |
4.1.1 层次分析法介绍 | 第23-26页 |
4.1.2 灰评估的基本理论 | 第26-28页 |
4.2 评价指标体系 | 第28页 |
4.3 灰色层次评价模型 | 第28-33页 |
4.3.1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第28-29页 |
4.3.2 确定评价样本矩阵 | 第29-30页 |
4.3.3 确定评价指标灰类 | 第30-31页 |
4.3.4 计算灰色评价权矩阵 | 第31-32页 |
4.3.5 综合评价 | 第32-33页 |
5 青岛国家大学科技园主园区一期工程招标评价模型的应用 | 第33-60页 |
5.1 青岛国家大学科技园简介 | 第33-34页 |
5.1.1 项目概况 | 第33页 |
5.1.2 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 | 第33-34页 |
5.2 青岛国家大学科技园主园一期工程招标文件分析 | 第34-38页 |
5.2.1 投标报价 | 第34-36页 |
5.2.2 工期及工期顺延 | 第36页 |
5.2.3 过程变更 | 第36-38页 |
5.2.4 评价、定标 | 第38页 |
5.3 青岛国家大学科技园主园一期工程招标风险的综合评价 | 第38-52页 |
5.3.1 确定招标风险评价指标权重 | 第38-45页 |
5.3.2 确定招标风险评价样本矩阵 | 第45-46页 |
5.3.3 确定招标风险评价指标白化权函数 | 第46-49页 |
5.3.4 计算招标风险灰色评价权矩阵 | 第49-51页 |
5.3.5 综合评价 | 第51-52页 |
5.4 风险应对措施 | 第52-60页 |
5.4.1 加强招标用施工图纸的深度和工程量清单的准确性 | 第52-56页 |
5.4.2 控制不平衡报价 | 第56-57页 |
5.4.3 确定合理的合同类型 | 第57页 |
5.4.4 制订合理的评标办法 | 第57-58页 |
5.4.5 控制挂靠、围标、串标 | 第58-59页 |
5.4.6 应对外部环境 | 第59-60页 |
6 结语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页 |
个人简历 | 第63页 |
发表论文 | 第63-64页 |
获奖情况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