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引言 | 第12页 |
1 环境艺术设计的含义 | 第12-16页 |
1.1 广义上的环境艺术 | 第12-13页 |
1.2 狭义上的环境艺术 | 第13-14页 |
1.3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现实意义 | 第14-15页 |
1.4 环境艺术设计在当前社会所面临的问题 | 第15-16页 |
2 环境艺术设计在国外的发展和现状 | 第16-23页 |
2.1 环境艺术设计在国外的发展 | 第16-17页 |
2.2 国外高校对专业人才‘的培养——以哈佛大学景观学专业为例 | 第17-21页 |
2.3 国外高校专业实践教学的特点 | 第21-23页 |
3 环境艺术设计在国内的发展和现状 | 第23-32页 |
3.1 环境艺术设计在国内的发展 | 第23-24页 |
3.2 国内高校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 | 第24-30页 |
3.2.1 园林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以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的环境艺术专业为例 | 第24-26页 |
3.2.2 建筑院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的环境艺术设计系为例 | 第26-28页 |
3.2.3 一般院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以湖南文理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为例 | 第28-30页 |
3.3 国内高校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环节上的特点 | 第30页 |
3.4 国内外高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比较 | 第30-32页 |
4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在国内的现实问题分析 | 第32-36页 |
4.1 社会需求与本科生专业水平的矛盾 | 第32-33页 |
4.2 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合理性的探讨 | 第33-34页 |
4.3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本科生的专业立体感的培养 | 第34-35页 |
4.4 对在校本科生实践能力的评估 | 第35-36页 |
5 对于提高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的思考 | 第36-42页 |
5.1 阶段性的专业引导 | 第36-38页 |
5.1.1 入学专业教育和专业引导 | 第36-37页 |
5.1.2 分方向性的专业引导 | 第37页 |
5.1.3 毕业前的就业指导 | 第37-38页 |
5.2 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上的探讨 | 第38-40页 |
5.2.1 深入落实专业实践环节的教与学 | 第38-39页 |
5.2.2 对专业公共课的合理整合 | 第39页 |
5.2.3 对社会公共课的比例调整 | 第39页 |
5.2.4 有针对性的开设公共课 | 第39-40页 |
5.3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本科生社会实践模式的探讨 | 第40-42页 |
5.3.1 学生的个人专业实践活动模式 | 第40-41页 |
5.3.2 学生参与老师项目的专业实践模式 | 第41页 |
5.3.3 校企合作的高配合度的实践模式 | 第41-42页 |
6 结论 | 第42-43页 |
结束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5页 |
附录 | 第45-50页 |
后记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