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4-6页 |
CONTENTS | 第6-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一、微博——“纳米”出版物 | 第11-17页 |
(一) 传统的出版活动与网络出版 | 第12-13页 |
1. 出版的含义 | 第12页 |
2. 网络出版 | 第12-13页 |
(二) “纳米出版”模式颠覆了传统的出版观念 | 第13-17页 |
1. 传统出版物 | 第14页 |
2. 网络出版物 | 第14页 |
3. 电子出版物与网络出版物的区别 | 第14页 |
4. 微博——新兴的网络出版物 | 第14-17页 |
二、出版自由 | 第17-23页 |
(一) 出版自由的定义 | 第17页 |
(二) 微博语境下的出版自由 | 第17-23页 |
1. 原创型微博 | 第17-18页 |
2. 评论转发型微博 | 第18-19页 |
3. 纯粹转发型微博 | 第19页 |
4. 被“转发”到其他网站的微博 | 第19-23页 |
三、出版自由的保障和限制 | 第23-26页 |
(一) 出版自由的意义 | 第23页 |
(二) 出版自由的保障 | 第23页 |
(三) 限制出版自由的重要性 | 第23-24页 |
(四) 对出版自由的进行的两个方面的限制 | 第24-26页 |
1. 对于出版单位设立的限制 | 第24页 |
2. 对出版物内容的干预 | 第24-26页 |
四、微博语境下对出版自由的限制 | 第26-28页 |
(一) 微博的出版单位 | 第26页 |
(二) 微博语境下出版自由的法律界限 | 第26-28页 |
五、对出版物的内容审查 | 第28-30页 |
(一) 出版活动的管理规定 | 第28页 |
(二) 禁止事前审查 | 第28-30页 |
六、微博出版的审查模式——事前预防与事后追惩相结合 | 第30-33页 |
(一) 我国对微博出版的审查模式 | 第30-31页 |
(二) 微博出版物审查模式的特点 | 第31页 |
(三) 微博出版的事后审查与传统出版单位的审查的异同 | 第31-33页 |
七、微博语境下出版自由与言论自由、新闻自由的融合趋势 | 第33-37页 |
(一) 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和新闻自由的边界 | 第33-35页 |
(二) 出版自由与言论自由、新闻自由的不同 | 第35页 |
(三) 微博语境言论自由、出版自由、新闻自由边界的消融 | 第35-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