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3-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15页 |
1.1.1 概况 | 第13页 |
1.1.2 生活污水来源特征 | 第13-14页 |
1.1.3 生活污水产量和水质特征 | 第14-15页 |
1.1.4 生活污水排放特征 | 第15页 |
1.2 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15-18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5-16页 |
1.2.2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2.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6页 |
1.2.4 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2 农村生活污水现状调查 | 第18-25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18-20页 |
2.1.1 研究区域概况 | 第18页 |
2.1.2 调查内容 | 第18-19页 |
2.1.3 调查方法 | 第19页 |
2.1.4 产污系数计算 | 第19页 |
2.1.5 取样和测试分析方法 | 第19-20页 |
2.2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20-24页 |
2.2.1 西万四村基本情况 | 第20-21页 |
2.2.2 农村生活污水来源 | 第21页 |
2.2.3 各季节农户用水量和产污量变化 | 第21-22页 |
2.2.4 夏季农户生活各项用水量 | 第22-23页 |
2.2.5 生活污水水质及排放特征 | 第23-24页 |
2.3 结论 | 第24-25页 |
3 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方式 | 第25-35页 |
3.1 农村生活污水收集方式 | 第25-27页 |
3.1.1 住户分散收集模式 | 第25页 |
3.1.2 集中收集模式 | 第25-26页 |
3.1.3 接入市政管网模式 | 第26页 |
3.1.4 西万四村污水收集建议 | 第26-27页 |
3.2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式 | 第27-35页 |
3.2.1 国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式 | 第27-31页 |
3.2.2 国内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式 | 第31-32页 |
3.2.3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选择原则 | 第32-33页 |
3.2.4 西万四村污水处理方式 | 第33-35页 |
4 西万四村生态渠工程设计 | 第35-47页 |
4.1 生态渠技术 | 第35-38页 |
4.1.1 概述 | 第35页 |
4.1.2 研究与应用 | 第35-38页 |
4.2 生态渠工程设计 | 第38-40页 |
4.2.1 生态渠设计原则 | 第38页 |
4.2.2 工艺流程 | 第38页 |
4.2.3 生态渠断面 | 第38-40页 |
4.3 生态渠工程设计计算 | 第40-43页 |
4.3.1 生态渠设计水质水量 | 第40页 |
4.3.2 生态渠截面设计 | 第40-41页 |
4.3.3 生态渠渠道比降 | 第41-42页 |
4.3.4 生态渠设计流速校验 | 第42页 |
4.3.5 水力停留时间 | 第42-43页 |
4.4 生态渠设施 | 第43-46页 |
4.4.1 集水池和进水坡口 | 第43页 |
4.4.2 渠底、生态拦截坝、渠壁 | 第43-44页 |
4.4.3 生态景观塘 | 第44页 |
4.4.4 潜水给水泵 | 第44页 |
4.4.5 植被选择 | 第44页 |
4.4.6 生态渠布置图 | 第44-46页 |
4.5 工程预算 | 第4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5 生物膜—稳定塘组合技术 | 第47-56页 |
5.1 生物膜技术 | 第47-50页 |
5.1.1 生物膜法原理 | 第47-48页 |
5.1.2 研究与应用 | 第48-50页 |
5.2 稳定塘技术 | 第50-52页 |
5.2.1 稳定塘类型 | 第50-51页 |
5.2.2 研究与应用 | 第51-52页 |
5.2.3 稳定塘优缺点 | 第52页 |
5.3 生态塘技术 | 第52-54页 |
5.3.1 生态塘系统运行原理 | 第53页 |
5.3.2 生态塘系统的典型处理流程 | 第53-54页 |
5.4 生物膜-稳定塘复合技术 | 第54-56页 |
6 淹没式生物膜-稳定塘组合技术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研究 | 第56-71页 |
6.1 组合式生物膜反应器最佳水力停留时间研究 | 第56-58页 |
6.1.1 实验装置与方法 | 第56-57页 |
6.1.2 实验水质 | 第57页 |
6.1.3 监测分析方法 | 第57-58页 |
6.2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58-61页 |
6.2.1 反应器进出水水质变化 | 第58页 |
6.2.2 COD 去除的最佳 HRT | 第58-59页 |
6.2.3 氨氮去除的最佳 HRT | 第59-60页 |
6.2.4 TN 去除的最佳 HRT | 第60页 |
6.2.5 TP 去除的最佳 HRT | 第60-61页 |
6.2.6 结论 | 第61页 |
6.3 淹没式生物膜-稳定塘组合技术处理农村生活污水 | 第61-67页 |
6.3.1 工艺流程 | 第61-62页 |
6.3.2 稳定塘的设计 | 第62-63页 |
6.3.3 实验方法 | 第63-64页 |
6.3.4 实验装置与设备 | 第64-66页 |
6.3.5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66页 |
6.3.6 实验启动及挂膜 | 第66-67页 |
6.3.7 实验水质 | 第67页 |
6.4 污染物去除效果分析 | 第67-70页 |
6.4.1 COD 去除效果 | 第67-68页 |
6.4.2 氨氮去除效果 | 第68页 |
6.4.3 TN 去除效果 | 第68-69页 |
6.4.4 TP 去除效果 | 第69页 |
6.4.5 组合式生物膜反应器中 DO 变化 | 第69-70页 |
6.4.6 稳定塘的处理效果 | 第70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7 结论与建议 | 第71-73页 |
7.1 结论 | 第71-72页 |
7.2 建议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