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符号说明 | 第9-10页 |
1 前言 | 第10-12页 |
2 实验材料 | 第12-19页 |
2.1 菌株、质粒及细胞系 | 第12页 |
2.1.1 菌株 | 第12页 |
2.1.2 质粒 | 第12页 |
2.1.3 细胞系 | 第12页 |
2.2 实验试剂及其配制 | 第12-18页 |
2.2.1 工具酶 | 第12页 |
2.2.2 试剂盒 | 第12-13页 |
2.2.3 抗生素 | 第13页 |
2.2.4 主要溶液 | 第13-15页 |
2.2.5 培养基 | 第15-16页 |
2.2.6 引物 | 第16-17页 |
2.2.7 其他 | 第17-18页 |
2.3 主要仪器设备 | 第18-19页 |
3 实验方法 | 第19-33页 |
3.1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19-20页 |
3.1.1 目的基因序列的获取 | 第19页 |
3.1.2 多序列比对及进化树的绘制 | 第19-20页 |
3.2 烟曲霉rho1敲除株及回补株的构建 | 第20-28页 |
3.2.1 烟曲霉孢子的活化与收集 | 第20页 |
3.2.2 烟曲霉基因组的提取 | 第20-21页 |
3.2.3 DNA片段PCR扩增 | 第21-22页 |
3.2.4 质粒的提取 | 第22页 |
3.2.5 质粒和PCR产物的双酶切反应及纯化回收 | 第22-23页 |
3.2.6 pDHt/SK.2大分子片段和USrho1片段的连接 | 第23页 |
3.2.7 重组质粒的转化 | 第23-24页 |
3.2.8 重组质粒的验证 | 第24页 |
3.2.9 根癌农杆菌感受态的制备 | 第24-25页 |
3.2.10 重组质粒pDHt/USrho1::RS1转化根癌农杆菌 | 第25页 |
3.2.11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烟曲霉转化 | 第25页 |
3.2.12 融合PCR方法 | 第25-27页 |
3.2.13 原生质体制备 | 第27页 |
3.2.14 原生质体介导的转化 | 第27-28页 |
3.3 Southern blot | 第28-30页 |
3.3.1 Southern blot探针的制备 | 第28页 |
3.3.2 Southern blot检测 | 第28-30页 |
3.4 生长速率测定 | 第30页 |
3.5 菌丝干重测量 | 第30页 |
3.6 孢子/菌丝粘附肺上皮A549细胞 | 第30-31页 |
3.7 孢子侵染肺上皮A549细胞 | 第31页 |
3.8 烟曲霉孢子刺激上皮细胞ROS的释放测定 | 第31-32页 |
3.9 统计学分析 | 第32-33页 |
4 实验结果 | 第33-51页 |
4.1 烟曲霉Rho1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3-36页 |
4.1.1 烟曲霉AF293与Rho1 | 第33-34页 |
4.1.2 rho1的基因结构 | 第34页 |
4.1.3 不同真菌间Rho1进化树 | 第34-36页 |
4.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36-38页 |
4.3 烟曲霉rho1基因敲除株及回补株的构建 | 第38-42页 |
4.3.1 烟曲霉rho1基因敲除株的构建 | 第38-39页 |
4.3.2 烟曲霉rho1回补株的构建 | 第39-41页 |
4.3.3 Southern blot验证 | 第41-42页 |
4.4 烟曲霉Rho1敲除后对性状及功能的影响 | 第42-51页 |
4.4.1 基本形态学方面 | 第42-45页 |
4.4.2 生理功能方面 | 第45-48页 |
4.4.3 与宿主相互作用的影响 | 第48-51页 |
5 讨论 | 第51-54页 |
6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0页 |
综述 | 第60-65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