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引言 | 第10-16页 |
1.1 氮素营养的研究进展 | 第10页 |
1.2 源库理论的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1.2.1 源、库概念的提出与界定 | 第10-11页 |
1.2.2 源库理论的发展 | 第11-12页 |
1.3 氮素对源库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1.3.1 氮对源的影响 | 第13-14页 |
1.3.2 氮对库的影响 | 第14页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4-16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6-19页 |
2.1 试验材料与设计 | 第16-17页 |
2.1.1 试验材料 | 第16页 |
2.1.2 田间试验设计 | 第16页 |
2.1.3 田间取样及调查 | 第16-17页 |
2.1.4 上部果枝形态和干物质积累测定 | 第17页 |
2.2 生理生化性状测定 | 第17-18页 |
2.2.1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第17页 |
2.2.2 可溶性蛋白的测定 | 第17页 |
2.2.3 SOD 和 POD 活性的测定 | 第17-18页 |
2.2.4 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 第18页 |
2.3 数据分析方法 | 第18-1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19-29页 |
3.1 氮素对棉花生育及形态特征的影响 | 第19-21页 |
3.1.1 氮素对棉花株高、茎粗的影响 | 第19页 |
3.1.2 氮素对棉花上部果枝生长状况的影响 | 第19-21页 |
3.2 氮素对棉花上部果枝不同部位铃对位叶生理特性的影响 | 第21-24页 |
3.2.1 氮素对棉花上部果枝内外围铃对位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21页 |
3.2.2 氮素对棉花上部果枝内外围铃对位叶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第21-22页 |
3.2.3 氮素对棉花上部果枝内外围铃对位叶 SOD、POD 活性的影响 | 第22-23页 |
3.2.4 氮素对棉花上部果枝内外围铃对位叶 MDA 含量的影响 | 第23-24页 |
3.3 氮素对棉花上部果枝不同部位果枝铃生理特性的影响 | 第24-27页 |
3.3.1 氮素对棉花上部果枝内外围棉子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第24-25页 |
3.3.2 氮素对棉花上部果枝内外围棉子 SOD、POD 活性的影响 | 第25-26页 |
3.3.3 氮素对棉花上部果枝内外围棉子 MDA 含量的影响 | 第26-27页 |
3.4 氮素对棉花上部果枝干物质分配的影响 | 第27-29页 |
3.4.1 氮素对棉花上部果枝内外围铃重变化的影响 | 第27-28页 |
3.4.2 氮素对棉花干物重及干物质分配的影响 | 第28-29页 |
4 讨论 | 第29-33页 |
4.1 氮素对棉花形态指标的影响 | 第29页 |
4.2 氮素对“铃-叶系统”中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 | 第29-31页 |
4.2.1 氮素对“铃-叶系统”中铃对位叶及棉子中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第29-30页 |
4.2.2 氮素对“铃-叶系统”中铃对位叶及棉子中细胞保护酶系统的影响 | 第30-31页 |
4.3 氮素对棉花干物质积累分配以及上部果枝铃生长的影响 | 第31-32页 |
4.4 本项研究的局限性及亟待解决的问题 | 第32-33页 |
5 结论 | 第33-34页 |
5.1 氮素对棉花上部果枝“铃-叶系统”的影响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8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38-39页 |
作者简介 | 第39-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