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2页 |
1.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2 实践意义 | 第10-12页 |
第2章 基本案情 | 第12-14页 |
2.1 案情介绍 | 第12页 |
2.2 裁判结果及其理由 | 第12-14页 |
第3章 案件争点 | 第14-16页 |
3.1 本案中永怡律师事务所是否构成违约 | 第14-15页 |
3.1.1 本案中永怡律师事务所是否有过错 | 第14页 |
3.1.2 本案中原告是否因被告的行为受到损害 | 第14-15页 |
3.2 本案是否属于重复行使诉权 | 第15页 |
3.3 本案中永怡律师事务责任范围的问题 | 第15-16页 |
第4章 案件评析 | 第16-33页 |
4.1 本案中永怡律师事务所的过错责任分析 | 第16-17页 |
4.1.1 合同性质的认定 | 第16页 |
4.1.2 过错的认定标准 | 第16-17页 |
4.2 本案中永怡律所的合理注意义务分析 | 第17-23页 |
4.2.1 注意义务 | 第17-18页 |
4.2.2 合理注意义务的判断标准 | 第18-20页 |
4.2.3 本案中永怡律所的合理注意义务 | 第20-22页 |
4.2.4 本案中永怡律所违反了合同的合理注意义务 | 第22-23页 |
4.3 本案中原告因被告的行为受到损害 | 第23-25页 |
4.3.1 本案中原告受到的损害 | 第23-24页 |
4.3.2 本案中原告所受损害与违约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 第24-25页 |
4.4 本案中原告诉权的行使 | 第25-27页 |
4.4.1 不真正连带责任 | 第25-26页 |
4.4.2 不真正连带责任中的起诉问题 | 第26-27页 |
4.5 对本案中永怡律所承担责任范围的分析 | 第27-33页 |
4.5.1 违约损害赔偿范围的确定 | 第27-29页 |
4.5.2 违约损害赔偿范围的限制 | 第29-30页 |
4.5.3 违约损害赔偿保障制度的完善 | 第30-33页 |
结论 | 第33-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致谢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