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玛南斜坡区二叠系风城组优质储层预测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引言第7-12页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第7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第7-9页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7-8页
        1.2.2 存在问题第8-9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第9页
        1.3.1 研究方法第9页
        1.3.2 关键技术第9页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第9-10页
    1.5 完成的工作第10-12页
第2章 地质概况第12-16页
    2.1 区域构造格局第12-13页
    2.2 区域地层发育特征第13-14页
    2.3 区域地理位置第14-16页
第3章 精细构造解释第16-42页
    3.1 层序地层学理论的指导作用第16页
    3.2 基础工作第16-17页
    3.3 地震资料品质分析第17-22页
        3.3.1 地震资料分析第17-20页
        3.3.2 地震资料评价第20-22页
    3.4 地震解释层位确定第22-27页
        3.4.1 统层原则及对策第22页
        3.4.2 统层方法及步骤第22-27页
    3.5 层位、断裂解释第27-29页
        3.5.1 层位解释第27-29页
        3.5.2 断裂解释第29页
    3.6 断裂解释及其展布规律第29-37页
        3.6.1 断裂剖面解释第29-30页
        3.6.2 断裂平面组合第30-33页
        3.6.3 断裂特征描述第33-37页
    3.7 构造及圈闭特征第37-42页
        3.7.1 构造成图第37页
        3.7.2 圈闭特征第37-42页
第4章 储集体特征描述及预测第42-49页
    4.1 储集体相类型第42-43页
    4.2 储集体岩石学特征第43页
    4.3 储集体物性特征第43-46页
    4.4 储集体微观孔隙结构及非均质性第46-47页
    4.5 储盖组合第47-48页
    4.6 储层控制因素第48-49页
第5章 储层预测第49-65页
    5.1 储层地震响应特征第49-51页
    5.2 储层预测方法第51-65页
        5.2.1 储层定性预测第51-56页
        5.2.2 储层定量预测第56-65页
第6章 结论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网格层析成像偏移速度建场技术在跃满地区应用
下一篇:饶阳凹陷蠡县斜坡西柳—赵皇庄地区沙一段薄储层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