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词表 | 第7-8页 |
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0页 |
1.1 前言 | 第13-14页 |
1.2 荧光碳点的概述 | 第14页 |
1.3 碳点的制备 | 第14-19页 |
1.3.1 自上而下法 | 第14-16页 |
1.3.2 自下而上法 | 第16-19页 |
1.4 碳点的性能 | 第19-21页 |
1.4.1 结构特性 | 第19页 |
1.4.2 光学特性 | 第19-21页 |
1.4.3 碳点的毒性和生物相容性 | 第21页 |
1.5 碳点的应用 | 第21-26页 |
1.5.1 环境检测 | 第21-23页 |
1.5.2 生物成像 | 第23-24页 |
1.5.3 光催化应用 | 第24-25页 |
1.5.4 其他应用 | 第25-26页 |
1.6 荧光抗体技术 | 第26-28页 |
1.6.1 荧光抗体技术发展现状 | 第26-27页 |
1.6.2 碳点在荧光抗体技术中的应用 | 第27-28页 |
1.7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 第28-30页 |
第二章 微波法制备荧光碳点 | 第30-44页 |
2.1 引言 | 第30页 |
2.2 实验仪器 | 第30-31页 |
2.3 实验试剂和材料 | 第31页 |
2.4 实验方法 | 第31-33页 |
2.4.1 碳点的制备 | 第31-32页 |
2.4.2 碳点的表征 | 第32-33页 |
2.5 结果与讨论 | 第33-42页 |
2.5.1 碳点的结构表征 | 第33-34页 |
2.5.2 碳点的红外光谱表征 | 第34-35页 |
2.5.3 碳点的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性能 | 第35-39页 |
2.5.4 碳点性能影响因素 | 第39-42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三章 碳点的细菌荧光成像和细胞毒性 | 第44-49页 |
3.1 引言 | 第44页 |
3.2 实验仪器 | 第44-45页 |
3.3 实验试剂和材料 | 第45页 |
3.4 实验方法 | 第45-46页 |
3.4.1 E.coli O157:H7的培养 | 第45-46页 |
3.4.2 碳点对E.coli O157:H7的荧光成像 | 第46页 |
3.4.3 MTT细胞毒性评价 | 第46页 |
3.5 结果与讨论 | 第46-48页 |
3.5.1 碳点标记E.coli O157:H7的荧光成像 | 第46-48页 |
3.5.2 碳点的细胞毒性 | 第48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免疫荧光探针的构建及E.coli O157:H7的特异性识别与检测 | 第49-58页 |
4.1 引言 | 第49-50页 |
4.2 实验仪器 | 第50页 |
4.3 实验试剂和材料 | 第50-51页 |
4.4 实验方法 | 第51-53页 |
4.4.1 免疫荧光探针的构建 | 第51-52页 |
4.4.2 E.coli O157:H7的培养 | 第52页 |
4.4.3 E.coli O157:H7的特异性识别 | 第52页 |
4.4.4 E.coli O157:H7的浓度检测 | 第52-53页 |
4.5 结果与讨论 | 第53-56页 |
4.5.1 构建的免疫荧光探针 | 第53-54页 |
4.5.2 C-Abs对E.coli O157:H7的特异性识别 | 第54页 |
4.5.3 C-Abs对E.coli O157:H7的浓度检测 | 第54-5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8页 |
在学期间取得的成果及发表的代表性论著 | 第68-69页 |
作者简历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