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油库新建项目的后评价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4页 |
1.1 项目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1.1 项目背景 | 第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2 国内外项目后评价研究综述 | 第13-22页 |
1.2.1 国外项目后评价研究综述 | 第13-18页 |
1.2.2 国内项目后评价研究综述 | 第18-22页 |
1.3 研究的思路及主要内容 | 第22-24页 |
1.3.1 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 第22-23页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3-24页 |
第2章 项目后评价理论综述 | 第24-29页 |
2.1 项目后评价的内涵 | 第24页 |
2.2 项目后评价的原则 | 第24-26页 |
2.3 项目后评价的依据及主要内容 | 第26-27页 |
2.4 项目后评价的传统方法 | 第27-29页 |
第3章 洛阳油库新建项目后评价的总体框架 | 第29-37页 |
3.1 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第29页 |
3.2 初步对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的筛选 | 第29-33页 |
3.2.1 专家调查问卷的设计 | 第30-31页 |
3.2.2 专家分析结果 | 第31-33页 |
3.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指标体系筛选 | 第33-37页 |
第4章 洛阳油库新建项目后评价分析 | 第37-78页 |
4.1 项目概况 | 第37页 |
4.2 项目目标实现程度评价 | 第37-40页 |
4.2.1 主要工程量 | 第37-38页 |
4.2.2 建设投资 | 第38-39页 |
4.2.3 效益目标 | 第39-40页 |
4.2.4 综合评价结论 | 第40页 |
4.3 前期工作评价 | 第40-47页 |
4.3.1 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价 | 第40页 |
4.3.2 选址及建设规模评价 | 第40-41页 |
4.3.3 系统配套情况评价 | 第41-44页 |
4.3.4 前评估报告评价 | 第44-45页 |
4.3.5 工作程序评价 | 第45-46页 |
4.3.6 初步设计评价 | 第46-47页 |
4.3.7 综合评价结论 | 第47页 |
4.4 项目实施过程及效果评价 | 第47-63页 |
4.4.1 施工图设计评价 | 第47-51页 |
4.4.2 工程管理评价 | 第51-52页 |
4.4.3 招投标及采购工作评价 | 第52-57页 |
4.4.4 施工准备评价 | 第57-58页 |
4.4.5 工程工期评价 | 第58-60页 |
4.4.6 工程质量评价 | 第60-61页 |
4.4.7 HSE管理评价 | 第61-62页 |
4.4.8 工程竣工验收评价 | 第62页 |
4.4.9 综合评价结论 | 第62-63页 |
4.5 生产运营评价 | 第63-68页 |
4.5.1 生产准备评价 | 第63-65页 |
4.5.2 项目运营效果评价 | 第65-67页 |
4.5.3 成品油来源和保障程度评价 | 第67页 |
4.5.4 运营管理评价 | 第67页 |
4.5.5 综合评价结论 | 第67-68页 |
4.6 财务效益评价 | 第68-75页 |
4.6.1 投资变动情况评价 | 第68-73页 |
4.6.2 经营现状评价 | 第73-74页 |
4.6.3 后评价预测值 | 第74-75页 |
4.6.4 综合评价分析 | 第75页 |
4.7 影响与持续性评价 | 第75-78页 |
4.7.1 环境与社会影响评价 | 第75-76页 |
4.7.2 持续性评价 | 第76-77页 |
4.7.3 综合评价分析 | 第77-78页 |
第5章 总体评价结论 | 第78-80页 |
5.1 总体评价结论 | 第78页 |
5.2 主要经验和教训 | 第78-79页 |
5.2.1 主要经验 | 第78页 |
5.2.2 主要教训 | 第78-79页 |
5.3 问题与建议 | 第79-80页 |
结论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