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导言 | 第11-20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概念界定与区域划分 | 第13-14页 |
1.2.1 概念界定 | 第13页 |
1.2.2 区域划分 | 第13-14页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4-15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 技术路线、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第16-18页 |
1.4.1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4.3 数据来源 | 第17-18页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18-20页 |
1.5.1 可能存在的创新之处 | 第18-19页 |
1.5.2 存在的不足 | 第19-20页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20-26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20-22页 |
2.1.1 比较优势理论 | 第20-21页 |
2.1.2 生产布局理论 | 第21-22页 |
2.2 文献综述 | 第22-26页 |
2.2.1 农业生产布局时空演变评估方法 | 第22-23页 |
2.2.2 农业生产布局时空演变驱动因素分析 | 第23-24页 |
2.2.3 油菜籽生产布局时空演变及其驱动因素研究 | 第24-25页 |
2.2.4 相关评述 | 第25-26页 |
3 中国油菜籽生产布局的时空演变分析 | 第26-38页 |
3.1 生产集中度分析 | 第26-28页 |
3.1.1 生产集中度指标定义 | 第26页 |
3.1.2 生产集中度变化分析 | 第26-28页 |
3.2 生产规模指数分析 | 第28-30页 |
3.2.1 生产规模指数定义 | 第28页 |
3.2.2 生产规模指数变化分析 | 第28-30页 |
3.3 产地集中度分析 | 第30-32页 |
3.3.1 产地集中度指标定义 | 第30-31页 |
3.3.2 产地集中度变化分析 | 第31-32页 |
3.4 区域比较优势分析 | 第32-36页 |
3.4.1 区域比较优势测算方法 | 第32-33页 |
3.4.2 效率比较优势区域变动分析 | 第33-34页 |
3.4.3 规模优势区域变动分析 | 第34-35页 |
3.4.4 综合比较优势区域变动分析 | 第35-3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4 中国油菜籽生产布局时空演变驱动因素分析 | 第38-55页 |
4.1 驱动因素机理分析 | 第38-41页 |
4.1.1 自然资源条件 | 第38-39页 |
4.1.2 经济环境情况 | 第39页 |
4.1.3 要素投入情况 | 第39-40页 |
4.1.4 政策环境情况 | 第40-41页 |
4.1.5 市场变动情况 | 第41页 |
4.1.6 基础设施情况 | 第41页 |
4.2 变量设置与待检验假说 | 第41-43页 |
4.3 模型构建和数据处理 | 第43-45页 |
4.3.1 模型构建 | 第43-44页 |
4.3.2 数据处理 | 第44-45页 |
4.4 实证分析与讨论 | 第45-53页 |
4.4.1 全国范围实证结果 | 第45-48页 |
4.4.2 长江流域优势区实证结果 | 第48-50页 |
4.4.3 北方春油菜优势区实证结果 | 第50-5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5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55-60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55-57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57-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