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权默示许可制度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导论 | 第10-14页 |
第一章 著作权默示许可制度基本理论分析 | 第14-19页 |
第一节 著作权默示许可制度的概念 | 第14-17页 |
一 著作权默示许可的定义 | 第14-15页 |
二 著作权默示许可的特点 | 第15-17页 |
第二节 著作权默示许可制度的性质 | 第17-19页 |
第二章 著作权默示许可制度比较研究 | 第19-25页 |
第一节 英美法系的实践 | 第19-22页 |
一 传统环境下默示许可的探索 | 第19-20页 |
二 网络环境下默示许可的探索 | 第20-22页 |
第二节 大陆法系的实践 | 第22-23页 |
一 日本 | 第22页 |
二 德国 | 第22-23页 |
三 我国台湾地区 | 第23页 |
第三节 两大法系默示许可制度的比较与分析 | 第23-25页 |
一 两大法系默示许可制度的差异 | 第23-24页 |
二 两大法系默示许可制度的共同之处 | 第24-25页 |
第三章 我国著作权默示许可制度的现状 | 第25-34页 |
第一节 我国著作权默示许可制度的立法规定 | 第25-27页 |
一 《著作权法》中的“准法定许可” | 第25-26页 |
二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中默示许可规则 | 第26-27页 |
第二节 我国著作权默示许可制度的司法实践 | 第27-30页 |
一 传统环境下侵权纠纷案件 | 第27-29页 |
二 网络环境下侵权纠纷案件 | 第29-30页 |
第三节 我国著作权默示许可制度的不足 | 第30-34页 |
一 立法态度不统一 | 第30-31页 |
二 立法逻辑不严谨 | 第31-32页 |
三 立法范围不宽泛 | 第32页 |
四 立法规定不全面 | 第32-34页 |
第四章 著作权默示许可制度的完善 | 第34-43页 |
第一节 提高立法层次 | 第34-35页 |
第二节 明确著作权默示许可制度的适用 | 第35-40页 |
一 传统环境下著作权默示许可的适用 | 第35-37页 |
二 网络环境下著作权默示许可的适用 | 第37-40页 |
第三节 完善著作权默示许可制度配套措施 | 第40-43页 |
一 保障著作权人的权利 | 第40-41页 |
二 加强版权集体管理制度 | 第41-43页 |
结语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个人简历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