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钢铁产业承接国际产业转移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1. 导论 | 第12-16页 |
·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选题目的 | 第12-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页 |
·本文的研究框架与创新点 | 第14-16页 |
2. 国际产业转移 | 第16-23页 |
·国际产业转移的涵义 | 第16页 |
·国际产业转移的理论基础 | 第16-19页 |
·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 | 第16页 |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第16-17页 |
·雁行模式理论 | 第17-18页 |
·边际产业扩张理论 | 第18页 |
·梯度转移理论 | 第18页 |
·其他国际产业转移理论 | 第18-19页 |
·国际产业转移的动因和影响 | 第19-20页 |
·国际产业转移的动因 | 第19页 |
·国际产业转移的影响 | 第19-20页 |
·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过程和新特点 | 第20-23页 |
·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过程 | 第20-21页 |
·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特点 | 第21-23页 |
3. 世界钢铁产业 | 第23-31页 |
·世界钢铁产业发展状况 | 第23-27页 |
·钢铁产业 | 第23页 |
·世界钢铁产业发展过程 | 第23-25页 |
·世界钢铁产业发展现状 | 第25-26页 |
·世界钢铁产业特点 | 第26-27页 |
·世界钢铁产业转移 | 第27-31页 |
·世界钢铁产业转移发展过程 | 第27-29页 |
·世界钢铁工业产业转移因素分析 | 第29-31页 |
4. 山西钢铁产业 | 第31-36页 |
·山西钢铁产业发展现状 | 第31-33页 |
·山西钢铁代表企业——太钢 | 第33-35页 |
·山西钢铁产业存在的问题 | 第35-36页 |
5. 山西承接世界钢铁产业转移分析 | 第36-42页 |
·山西承接国际钢铁产业转移基础 | 第36-38页 |
·良好的外部环境 | 第36页 |
·区位优势和资源,能源配套产业优势 | 第36-37页 |
·人力资源优势 | 第37页 |
·有利的政策支持 | 第37-38页 |
·山西承接国际钢铁产业的阻碍因素 | 第38-39页 |
·国际经济危机的影响 | 第38页 |
·市场化程度低 | 第38-39页 |
·工艺设备,技术水平落后 | 第39页 |
·山西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现状 | 第39-40页 |
·山西承接国际钢铁产业转移效应分析 | 第40-42页 |
·承接国际钢铁产业转移的积极效应 | 第40-41页 |
·承接国际钢铁产业转移的负面效应 | 第41-42页 |
6. 山西承接国际钢铁产业转移的建议 | 第42-46页 |
·其他国家承接钢铁产业转移的经验 | 第42页 |
·承接国际钢铁产业转移的建议 | 第42-46页 |
·加快经济体制改革 | 第42-43页 |
·以太钢为核心,打造世界龙头不锈钢产业基地 | 第43页 |
·继续扩大配套产业优势 | 第43-44页 |
·提高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质量 | 第44页 |
·以多种方式吸引国际产业转移 | 第44页 |
·建设便捷高效的行政服务环境 | 第44-45页 |
·加强对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 | 第45-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