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4页 |
1.2 润湿性的简介 | 第14-16页 |
1.3 润湿性的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2章 基本模型及方法介绍 | 第18-25页 |
2.1 引言 | 第18页 |
2.2 分子动力学方法 | 第18-21页 |
2.2.1 分子动力学简介 | 第18-19页 |
2.2.2 有限差分法 | 第19-21页 |
2.2.3 系综简介 | 第21页 |
2.3 改进分析型嵌入原子势(MAEAM) | 第21-22页 |
2.4 模型的构建 | 第22-2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前驱膜的概念及性质 | 第25-33页 |
3.1 引言 | 第25页 |
3.2 Li-Cu润湿体系中形成的前驱膜 | 第25-29页 |
3.3 Li-Fe润湿体系中形成的前驱膜 | 第29-31页 |
3.4 温度对前驱膜铺展的影响 | 第31-3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4章 固液界面的相关特性 | 第33-39页 |
4.1 引言 | 第33页 |
4.2 Li-Cu润湿体系中固液界面的相关性质 | 第33-35页 |
4.3 Li-Fe润湿体系中固液界面的相关性质 | 第35-36页 |
4.4 温度对固液界面的影响 | 第36-3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5章 Li液滴的扩散半径与接触角 | 第39-44页 |
5.1 引言 | 第39页 |
5.2 Li-Cu润湿体系中Li液滴的扩散半径与接触角 | 第39-41页 |
5.3 Li-Fe润湿体系中Li液滴的扩散半径和接触角 | 第41-4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