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35页 |
1.1 共轭烯炔结构化合物简介 | 第9-10页 |
1.2 合成 1,3-共轭烯炔结构化合物的方法 | 第10-21页 |
1.2.1 传统的合成方法 | 第10-11页 |
1.2.2 过渡金属钯催化末端炔烃二聚反应 | 第11-17页 |
1.2.3 过渡金属钯催化末端炔烃二聚的反应机理 | 第17-21页 |
1.3 选题思路 | 第2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22-35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 | 第35-42页 |
2.1 引言 | 第35-36页 |
2.2 密度泛函理论方法 | 第36-40页 |
2.2.1 Thomas—Fermi模型 | 第37-38页 |
2.2.2 Hohenberg-Kohn定理 | 第38页 |
2.2.3 Kohn-Sham方程 | 第38-39页 |
2.2.4 局域密度近似(LDA) | 第39页 |
2.2.5 杂化方法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第三章 钯-布朗斯特酸共同催化端炔二聚反应机理研究 | 第42-55页 |
3.1 引言 | 第42-43页 |
3.1.1 计算方法 | 第42-43页 |
3.2 布朗斯特酸催化端炔二聚反应四种可能的反应路径 | 第43-51页 |
3.2.1 端炔C_(SP)-H键的氧化加成 | 第44-46页 |
3.2.2 布朗斯特酸质子转移 | 第46-48页 |
3.2.3 布朗斯特酸的氧化加成 | 第48-50页 |
3.2.4 烯基-Pd(II)-炔基的形成及其还原消除 | 第50-51页 |
3.3 小结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第四章 氮杂卡宾钯-水共同催化末端炔烃二聚 | 第55-67页 |
4.1 引言 | 第55-56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56-61页 |
4.2.1 实验仪器、试剂与原料 | 第56-58页 |
4.2.2 原料的合成与表征 | 第58-61页 |
4.3、结果与讨论 | 第61-65页 |
4.3.1 反应条件优化 | 第61-63页 |
4.3.2 底物范围拓展 | 第63-64页 |
4.3.3 体系中的水对反应的影响 | 第64-65页 |
4.4 小结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7页 |
全文总结 | 第67-69页 |
附录 | 第69-93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3-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