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社会网络中基于社区的能量感知路由策略的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课题主要研究工作 | 第13-14页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6-29页 |
2.1 移动社会网络 | 第16-18页 |
2.1.1 移动社会网络概述 | 第16-17页 |
2.1.2 移动社会网络的类型 | 第17-18页 |
2.2 移动模型 | 第18-20页 |
2.2.1 经典的移动模型 | 第19页 |
2.2.2 基于真实数据统计的移动模型 | 第19页 |
2.2.3 基于社区的移动模型 | 第19-20页 |
2.3 社区结构划分方法 | 第20-22页 |
2.4 路由机制研究 | 第22-28页 |
2.4.1 基于洪泛的路由协议 | 第22-25页 |
2.4.2 基于预测的路由协议 | 第25-26页 |
2.4.3 基于编码的路由协议 | 第26-27页 |
2.4.4 基于社会性的路由协议 | 第27-2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基于社区的消息传输路由策略 | 第29-47页 |
3.1 网络模型 | 第29-31页 |
3.2 社区结构划分 | 第31-32页 |
3.3 节点的社会性效用 | 第32-35页 |
3.4 基于社区的消息传输策略 | 第35-39页 |
3.4.1 社区内消息传输策略 | 第36-37页 |
3.4.2 社区间消息传输策略 | 第37-39页 |
3.5 仿真结果及性能分析 | 第39-46页 |
3.5.1 仿真平台介绍及参数设置 | 第39-42页 |
3.5.2 实验结果及性能分析 | 第42-4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基于社区的能量感知路由协议 | 第47-58页 |
4.1 基于社区的能量感知路由协议 | 第47-52页 |
4.1.1 节点的能耗速率 | 第47-50页 |
4.1.2 节点剩余能量阈值 | 第50页 |
4.1.3 消息副本数计算 | 第50-52页 |
4.2 消息传输策略 | 第52-53页 |
4.3 仿真实验与性能分析 | 第53-57页 |
4.3.1 仿真实验参数设计 | 第53-54页 |
4.3.2 仿真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54-5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8-60页 |
5.1 工作总结 | 第58-59页 |
5.2 未来的研究方向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