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金催化剂对乙醇选择性氧化反应的催化性能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7页
    1.1 金催化剂的研究进展第11-20页
        1.1.1 金催化剂的发展历程第11-12页
        1.1.2 金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第12-15页
            1.1.2.1 共沉淀法第12页
            1.1.2.2 浸渍法第12-13页
            1.1.2.3 沉积—沉淀法第13页
            1.1.2.4 阴离子吸附法第13-14页
            1.1.2.5 金溶胶固载法第14-15页
            1.1.2.6 溶胶凝胶法第15页
        1.1.3 金催化剂的载体选择第15-18页
            1.1.3.1 负载型金催化剂的常用载体第15-16页
            1.1.3.2 LDHs载体的特点第16-18页
        1.1.4 金催化剂催化的反应体系简介第18-20页
            1.1.4.1 选择性加氢反应第18-19页
            1.1.4.2 选择性氧化反应第19-20页
    1.2 金催化剂催化醇类选择性氧化反应的研究进展第20-24页
        1.2.1 醇类选择性氧化反应的发展历程第20-21页
        1.2.2 金催化剂在醇类选择性氧化反应中的研究现状第21-24页
            1.2.2.1 多元醇类的选择性氧化反应第21-22页
            1.2.2.2 单醇类的选择性氧化反应第22-23页
            1.2.2.3 金催化剂催化乙醇选择性氧化反应的相关进展第23-24页
    1.3 选题背景及主要研究内容第24-27页
        1.3.1 选题背景第24-26页
            1.3.1.1 乙酸乙酯的主要生产方法第24-26页
            1.3.1.2 乙酸乙酯的工业生产现状第26页
        1.3.2 主要研究内容第26-27页
第二章 实验方案第27-34页
    2.1 实验原料及主要仪器设备第27-28页
        2.1.1 实验原料第27-28页
        2.1.2 仪器与设备第28页
    2.2 实验过程第28-29页
        2.2.1 LDHs载体的制备第28-29页
        2.2.2 金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第29页
            2.2.2.1 以金溶胶为前体制备负载型金催化剂第29页
            2.2.2.2 以氯金酸为前体制备负载型金催化剂第29页
    2.3 金催化剂的物性表征手段第29-31页
        2.3.1 X射线衍射分析第29-30页
        2.3.2 透射电子显微镜形貌分析第30页
        2.3.3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第30-31页
        2.3.4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第31页
    2.4 金催化剂的活性评价方法第31-34页
        2.4.1 催化反应过程第31-32页
        2.4.2 反应产物组分的分析与计算第32-34页
            2.4.2.1 产物的定性分析第32页
            2.4.2.2 产物的定量分析第32-34页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4-60页
    3.1 载体及金催化剂的表征结果第34-40页
        3.1.1 XRD表征结果第34-36页
        3.1.2 TEM表征结果第36-38页
        3.1.3 XPS表征结果第38-40页
        3.1.4 XRF表征结果第40页
    3.2 催化反应表征结果及讨论第40-58页
        3.2.1 催化剂制备方法及条件对其活性的影响第40-44页
            3.2.1.1 载体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第40-42页
            3.2.1.2 金负载量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第42-43页
            3.2.1.3 催化剂焙烧温度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第43-44页
        3.2.2 催化剂用量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第44-45页
        3.2.3 乙醇原料装填量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第45页
        3.2.4 乙醇液相氧化反应条件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第45-57页
            3.2.4.1 单因素实验第46-48页
            3.2.4.2 多因素响应曲面分析实验第48-57页
            3.2.4.3 优化的液相反应条件组合下金催化剂性能的验证实验第57页
        3.2.5 催化剂的重复利用情况第57-58页
    3.3 本章小结第58-60页
第四章 结论第60-62页
致谢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72页
附录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噁唑啉取代的面手性卡宾铜配合物的合成及不对称硼化反应研究
下一篇:铋系光催化剂合成及其污染物降解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