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矿山压力与支护论文--矿山压力与岩层移动论文--岩层移动论文

深部软弱煤岩围岩位移场及应力场分析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22页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6-18页
        1.1.1 研究背景第16-17页
        1.1.2 研究意义第17-18页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18-20页
        1.2.1 国内的研究现状第18-20页
        1.2.2 国外的研究现状第20页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20-22页
第二章 围岩应力场与位移场理论第22-32页
    2.1 围岩应力场与位移场理论第22-27页
        2.1.1 巷道围岩应力场与位移场的形成机理第22-23页
        2.1.2 围岩应力场与位移场基本概念第23-24页
        2.1.3 软弱围岩的变形力学机制第24页
        2.1.4 围岩应力场与位移场的影响因素第24-27页
        2.1.5 软弱围岩的强度特征第27页
    2.2 岩石的力学特性研究第27-30页
        2.2.1 岩石的变形破坏过程与性质第27-28页
        2.2.2 巷道围岩应力分析第28-29页
        2.2.3 矩形巷道围岩破坏基本规律第29-30页
    2.3 传统现场探测方法第30-31页
    2.4 本章小节第31-32页
第三章 围岩力学参数及应力场与位移场的经验分析第32-41页
    3.1 煤岩力学参数确定第32-34页
        3.1.1 试件取样及标准试件加工第32-33页
        3.1.2 实验方法第33-34页
    3.2 岩石抗拉强度测定与岩石粘结力和内摩擦角测定第34-36页
        3.2.1 实验方法第34页
        3.2.2 实验结果第34页
        3.2.3 岩石粘结力和内摩擦角测定第34-36页
    3.3 深部软弱煤岩围岩应力场分布规律的经验公式估算第36-40页
    3.4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四章 深部软弱煤岩围岩主应力及位移分布数值模拟第41-48页
    4.1 FLAC3D软件的介绍第41-45页
    4.2 建立所需的模型第45-47页
    4.3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五章 数值模拟计算与分析第48-68页
    5.1 数值模拟计算第48-52页
        5.1.1 Aa方向的围岩应力图与位移图第48-50页
        5.1.2 Bb方向的围岩应力图与位移图第50-52页
    5.2 数据处理第52-61页
        5.2.1 Aa方向的围岩应力图与位移图数据处理第52-57页
        5.2.2 Bb方向的围岩应力图与位移图数据处理第57-61页
    5.3 巷道主应力与塑性区第61-66页
        5.3.1 五种模型巷道围岩主应力图第62-64页
        5.3.2 五种模型巷道围岩塑性区分布第64-66页
    5.4 本章小结第66-68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8-70页
    6.1 结论第68-69页
    6.2 展望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3页
致谢第73-74页
作者简历及读研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带钢表面缺陷识别问题研究
下一篇:新型Nd2Fe14B/α-Fe16N2纳米复合材料磁性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