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生物能及其利用论文

莱茵衣藻油脂制备生物柴油的初步探讨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1 绪论第9-16页
    1.1 生物柴油技术及应用前景第9-10页
        1.1.1 化石能源与生物柴油第9页
        1.1.2 生物柴油的优势第9-10页
    1.2 生物柴油的生产第10-12页
        1.2.1 碱催化酯交换第10-11页
        1.2.2 酸催化酯交换第11页
        1.2.3 酸碱结合催化酯交换第11页
        1.2.4 酶催化酯交换第11页
        1.2.5 超临界反应第11-12页
    1.3 莱茵衣藻积累油脂的机理第12-14页
        1.3.1 微藻莱茵衣藻简介第12页
        1.3.2 莱茵衣藻体内合成油脂的步骤第12-14页
        1.3.3 氮元素胁迫下积累油脂的原理研究第14页
    1.4 莱茵衣藻积累油脂脂肪酸链的分析第14-16页
        1.4.1 酯交换分析脂肪酸甲酯的气相色谱第14-15页
        1.4.2 液质联用直接离子化油脂第15-16页
2 受胁迫莱茵衣藻的研究第16-30页
    2.1 实验材料与培养胁迫方法第16-21页
        2.1.1 藻种来源第16页
        2.1.2 实验仪器和所用试剂第16-18页
        2.1.3 培养基第18-20页
        2.1.4 衣藻的培养以及营养胁迫方法第20-21页
    2.2 细胞生理状态分析方法第21-24页
        2.2.1 衣藻形态的研究方法第21-23页
        2.2.2 衣藻细胞内油脂的视检第23-24页
    2.3 莱茵衣藻生理状态分析第24-29页
        2.3.1 衣藻细胞形态分析第25-27页
        2.3.2 衣藻细胞内油脂视检分析第27-29页
    2.4 本章小结第29-30页
3 衣藻细胞内油脂以及淀粉分析第30-44页
    3.1 衣藻细胞的破碎方法第30-31页
        3.1.1 机械破碎第30页
        3.1.2 超声破碎第30页
        3.1.3 反复冻融破碎第30-31页
        3.1.4 化学裂解破碎第31页
        3.1.5 四种破碎方法的比较第31页
    3.2 衣藻细胞内油脂的提取第31-37页
        3.2.1 索氏提取法第32-33页
        3.2.2 氯仿甲醇萃取法第33页
        3.2.3 超速离心法第33-34页
        3.2.4 三种提取方法的比较第34-35页
        3.2.5 油脂提取结果以及分析第35-37页
    3.3 衣藻细胞内淀粉含量的测定第37-42页
        3.3.1 淀粉降解为葡萄糖第37-38页
        3.3.2 脱氢酶测定葡萄糖浓度第38-40页
        3.3.3 衣藻细胞内淀粉含量测定以及分析第40-42页
    3.4 本章小结第42-44页
4 制备生物柴油的的分析第44-53页
    4.1 衣藻油脂的酸值测定和转换率测定第44-46页
        4.1.1 衣藻油脂的酸值测定第44页
        4.1.2 衣藻油脂的转化率测定第44-46页
    4.2 衣藻油脂的酸催化第46-48页
        4.2.1 酸性催化剂的用量第46-47页
        4.2.2 酸催化时甲醇的物质的量第47-48页
    4.3 衣藻油脂的酯交换实验第48页
    4.4 脂肪酸甲酯的气相色谱第48-52页
        4.4.1 甲酯的气相色谱条件探索第48页
        4.4.2 脂肪酸甲酯的数据以及分析第48-52页
    4.5 本章小结第52-53页
5 总结与展望第53-55页
    5.1 总结第53-54页
    5.2 展望第54-55页
致谢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2页
附录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金属硫化物敏化TiO2纳米管电极的制备及其在太阳能电池中的研究
下一篇:大空间内流体混合与分层现象的模拟实验及模型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