鲆鲽类离岸网箱及陆海接力养殖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前言 | 第13-15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5-27页 |
1 世界鲆鲽类养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15-20页 |
·陆基工厂化养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15-18页 |
·鲆鲽类网箱养殖设施的研发 | 第18-19页 |
·鲆鲽鱼类网箱养殖技术的发展 | 第19-20页 |
2 我国鲆鲽类养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20-24页 |
·陆基工厂化养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20-21页 |
·鲆鲽类网箱养殖的试验研究 | 第21-23页 |
·鲆鲽类网箱养殖设施的研发与发展趋势 | 第23-24页 |
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展望 | 第24-27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24-25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25页 |
·研究展望 | 第25-27页 |
第二章 鲆鍱类离岸网箱的设计 | 第27-39页 |
1 网箱的设计原理 | 第27页 |
2 网箱系统主要技术参数 | 第27-28页 |
·网箱框架系统 | 第27-28页 |
·网衣系统 | 第28页 |
·网箱浮力系统 | 第28页 |
·网箱配重系统 | 第28页 |
·充气及配套设备 | 第28页 |
3 网箱的结构设计 | 第28-32页 |
·网箱主框架的设计 | 第28-29页 |
·网底平台框架的设计 | 第29-30页 |
·网箱升降系统的设计 | 第30页 |
·网箱锚泊系统的设计 | 第30-31页 |
·网箱投饵系统的设计 | 第31-32页 |
·网箱的渔获起捕技术 | 第32页 |
4 网箱主要技术性能 | 第32页 |
5 网箱的设计计算 | 第32-36页 |
·网箱的结构尺寸 | 第32页 |
·网箱框架重量计算 | 第32-33页 |
·网箱配重计算 | 第33页 |
·网箱浮子浮力计算 | 第33页 |
·网箱主框架浮力计算 | 第33-34页 |
·网箱平底框架浮力计算 | 第34-35页 |
·网箱水上正常工作状态的浮力计算 | 第35页 |
·网箱下沉预备状态浮力计算 | 第35页 |
·网箱下沉过程的浮力计算 | 第35-36页 |
6 网箱的模型与海上升降试验 | 第36-37页 |
·网箱模型试验 | 第36页 |
·网箱海上试验 | 第36-37页 |
7 结果与讨论 | 第37-38页 |
·网箱平底框架 | 第37页 |
·网箱主体框架抗风浪能力 | 第37页 |
·鲆鲽类离岸网箱存在的问题 | 第37-38页 |
8 研究展望 | 第38-39页 |
第三章 褐牙鲆离岸网箱养殖试验 | 第39-49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39-40页 |
·实验材料 | 第39页 |
·实验方法 | 第39-40页 |
2 结果 | 第40-43页 |
·2008年褐牙鲆生长情况及成活率 | 第40-42页 |
·2009年褐牙鲆生长情况及成活率 | 第42-43页 |
·网箱抗风浪试验 | 第43页 |
3 讨论 | 第43-47页 |
·与工厂化养殖生长情况的对比 | 第43-45页 |
·养殖褐牙鲆质量对比分析 | 第45-47页 |
4 小结 | 第47-49页 |
第四章 鲆鍱类陆海接力养殖技术研究 | 第49-57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49-51页 |
·实验材料 | 第49页 |
·实验方法 | 第49-51页 |
2 结果 | 第51-54页 |
·褐牙鲆活体运输成活率 | 第51-52页 |
·养殖海区水温变化 | 第52页 |
·褐牙鲆陆海接力养殖生长情况 | 第52-54页 |
3 讨论 | 第54-56页 |
·褐牙鲆陆海接力养殖成活率 | 第54页 |
·褐牙鲆的适温范围 | 第54-55页 |
·陆海接力养殖模式的探讨与优化 | 第55-56页 |
4 小结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个人简历 | 第62-63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