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歌舞片审美问题研究
| 摘要 | 第8-9页 |
| ABSTRACT | 第9页 |
| 绪论 | 第11-20页 |
| 一、中国歌舞片发展概略 | 第11-14页 |
| (一)早期的戏曲片和歌唱片 | 第11-12页 |
| (二)意识形态影响下的中国歌舞片 | 第12-13页 |
| (三)类型化特征日益显著的中国歌舞片 | 第13-14页 |
| 二、类型电影审美概述 | 第14-17页 |
| (一)对人类意识和价值观的传达 | 第14-15页 |
| (二)对多样化创作模式的追求 | 第15-17页 |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第17-18页 |
|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8-19页 |
| 五、研究方法与创新性 | 第19-20页 |
| 1 歌舞片审美构成元素 | 第20-29页 |
| 1.1“乐”之声——歌舞片的音乐构成 | 第20-24页 |
| 1.1.1“乐”之于叙事参与 | 第20-22页 |
| 1.1.2“乐”之于场景描绘 | 第22-23页 |
| 1.1.3“乐”之于情感抒发 | 第23-24页 |
| 1.2“舞”之形——歌舞片的造型表现 | 第24-26页 |
| 1.2.1“舞蹈”是塑形的艺术 | 第24-25页 |
| 1.2.3“舞蹈”在造型中的叙事功能 | 第25-26页 |
| 1.3“剧”之叙——歌舞片的剧作叙事 | 第26-29页 |
| 1.3.1“剧”之主题叙述 | 第26-27页 |
| 1.3.2“剧”之叙事模式 | 第27-29页 |
| 2 中国歌舞片受众的审美心理 | 第29-37页 |
| 2.1“乐舞和合”——营造奇妙的想象世界 | 第29-32页 |
| 2.1.1 注意与感知中的歌舞画面 | 第29-30页 |
| 2.1.2 联想与想象到的奇妙世界 | 第30-32页 |
| 2.2“曲径通幽”——抑扬跌宕的情节转换 | 第32-34页 |
| 2.2.1 歌舞片情节的情感体验 | 第32-33页 |
| 2.2.2 歌舞片情节的审美理解 | 第33-34页 |
| 2.3“舞动空间”——直观人类的娱乐欲望 | 第34-37页 |
| 2.3.1 期待视野下受众的娱乐欲望 | 第34-35页 |
| 2.3.2 陌生化审美中的娱乐体验 | 第35-37页 |
| 3 中国歌舞片的审美独特性和局限性 | 第37-42页 |
| 3.1 中国歌舞片的审美独特性 | 第37-39页 |
| 3.2 中国歌舞片的审美局限性 | 第39-42页 |
| 结语 | 第42-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 附录: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46-47页 |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