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方法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折的疗效及成本—效果分析
提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9页 |
临床研究 | 第9-19页 |
一、一般资料 | 第9-10页 |
(一) 病例来源 | 第9页 |
(二) 一般情况 | 第9-10页 |
二、病例选择 | 第10-11页 |
(一) 诊断标准 | 第10页 |
(二) 骨折分类 | 第10页 |
(三) 临床病例选择标准 | 第10-11页 |
三、治疗方法 | 第11-12页 |
(一) 闭合撬拔复位术 | 第11-12页 |
(二)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 | 第12页 |
四、疗效评定 | 第12-14页 |
(一) X线的评价 | 第12页 |
(二) 足部功能评价 | 第12-13页 |
(三) 步态分析参数 | 第13页 |
(四) 疗效评价方法 | 第13-14页 |
五、成本-效果分析 | 第14页 |
(一) 成本的确定 | 第14页 |
(二) 成本-效果分析方法 | 第14页 |
六、统计处理 | 第14页 |
七、结果 | 第14-16页 |
(一) 术后X线评价 | 第14-15页 |
(二) 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 | 第15页 |
(三) 步态分析 | 第15-16页 |
(四) 术后并发症 | 第16页 |
八、成本-效果分析 | 第16-17页 |
(一) 一般比较 | 第16页 |
(二) 成本-效果分析 | 第16-17页 |
(三) 敏感度分析 | 第17页 |
九、结论 | 第17-19页 |
讨论 | 第19-32页 |
一、研究的意义及创新点 | 第19-20页 |
二、跟骨关节内骨折主要损伤机制 | 第20页 |
三、跟骨骨折的分型 | 第20-21页 |
四、跟骨骨折对后足生物力学及功能的影响 | 第21-23页 |
五、跟骨骨折诊断与影像评价 | 第23-24页 |
六、跟骨骨折疗效评价标准 | 第24-25页 |
七、Footscan足底压力分布步态分析系统 | 第25-26页 |
八、步态分析的研究意义 | 第26-28页 |
九、成本效果分析的理论基础 | 第28-29页 |
十、成本效果分析的应用 | 第29-32页 |
结语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6页 |
综述 | 第36-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附录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论文著作 | 第53-59页 |
详细摘要 | 第59-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