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木材加工工业、家具制造工业论文--各种制品论文--家具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居家养老模式下的家具适老性设计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1. 绪论第8-14页
    1.1. 研究背景第8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8-9页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9-10页
        1.3.1. 国内研究概况第9页
        1.3.2. 国外研究概况第9-10页
    1.4. 研究存在的问题第10页
    1.5. 老年人家具市场分析第10-11页
    1.6.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第11-14页
        1.6.1. 研究内容第11-12页
        1.6.2. 研究方法第12-14页
2. 老年人特征及对家具设计的需求第14-22页
    2.1. 老年人的定义及分类第14页
    2.2. 老年人生理特征及需求第14-18页
        2.2.1. 感觉机能第15-16页
        2.2.2. 运动系统第16页
        2.2.3. 神经系统第16-17页
        2.2.4. 老年人人体尺寸特征第17-18页
    2.3. 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及需求第18-19页
        2.3.1. 提高安全感第19页
        2.3.2. 增强归属感第19页
    2.4. 本章小结第19-22页
3. 居家养老模式下老年人家具使用情况调查研究第22-28页
    3.1. 养老模式与家具适老性设计第22-23页
        3.1.1. 养老模式的定义及分类第22页
        3.1.2. 不同养老模式下家具适老性设计的区别第22-23页
    3.2. 调研方法第23-24页
        3.2.1. 问卷调查第23页
        3.2.2. 入户采访调研法第23页
        3.2.3. 调查人员基本信息第23-24页
    3.3. 老年人居住情况调查研究第24-25页
    3.4. 老年人家具使用情况调查研究第25-27页
    3.5. 本章小结第27-28页
4. 家具适老性设计分析第28-68页
    4.1. 家具适老性设计原则第28-29页
        4.1.1. 安全性设计原则第28页
        4.1.2. 无障碍设计原则第28页
        4.1.3. 通用性设计原则第28-29页
        4.1.4. 情感化设计原则第29页
    4.2. 居室内各空间家具适老性设计分析第29-62页
        4.2.1. 门厅家具第29-32页
        4.2.2. 客厅家具第32-37页
        4.2.3. 餐厅家具第37-40页
        4.2.4. 卧室家具第40-47页
        4.2.5. 厨房家具第47-56页
        4.2.6. 卫生间家具第56-61页
        4.2.7. 阳台家具第61-62页
    4.3. 老年家具材料使用分析第62-64页
        4.3.1. 天然木材家具第62页
        4.3.2. 木质人造板家具第62-63页
        4.3.3. 竹材家具第63页
        4.3.4. 藤材家具第63页
        4.3.5. 金属家具第63-64页
        4.3.6. 玻璃家具第64页
        4.3.7. 塑料家具第64页
        4.3.8. 新型材料第64页
    4.4. 老年人家具智能化设计分析第64-67页
        4.4.1. 智能调节功能设计第65页
        4.4.2. 智能安防功能设计第65-66页
        4.4.3. 健康信息数据反馈设计第66页
        4.4.4. 智能家具的优势第66-67页
        4.4.5. 智能家具存在的问题第67页
    4.5. 本章小结第67-68页
5. 设计实践第68-74页
    5.1. 设计实践介绍第68页
    5.2. 设计项目一第68-70页
        5.2.1. 目标人群分析第68页
        5.2.2. 设计任务确认第68页
        5.2.3. 设计概念及描述第68-69页
        5.2.4. 设计效果图第69页
        5.2.5. 设计评估第69-70页
    5.3. 设计项目二第70-71页
        5.3.1. 目标人群分析第70页
        5.3.2. 设计任务确认第70页
        5.3.3. 设计概念及描述第70-71页
        5.3.4. 设计效果图第71页
        5.3.5. 设计评估第71页
    5.4. 本章小结第71-74页
6. 结论第74-76页
参考文献第76-78页
个人简介第78-80页
导师简介第80-82页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第82-84页
致谢第84-86页
附录 调查问卷第86-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2001~2015年广东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
下一篇:三聚氰胺及其衍生物改性聚氨酯的制备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