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改进IPAT脱钩模型的建设用地扩张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以吉林省为例
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7页 |
1.2.1 关于建设用地与经济发展的研究 | 第11-15页 |
1.2.2 关于脱钩理论的研究 | 第15-17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第17-19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3.2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1.3.3 技术路线图 | 第18-19页 |
第2章 脱钩分析方法及模型的改进 | 第19-26页 |
2.1 Tapio脱钩模型 | 第19-20页 |
2.1.1 OECD脱钩指标 | 第19页 |
2.1.2 Tapio脱钩模型 | 第19-20页 |
2.2 基于IPAT方程的脱钩模型 | 第20-22页 |
2.3 两种模型的对比分析 | 第22页 |
2.4 脱钩模型的改进 | 第22-24页 |
2.5 改进IPAT脱钩模型的校检 | 第24-26页 |
第3章 吉林省建设用地扩张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 第26-51页 |
3.1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 第26-27页 |
3.1.1 研究区概况 | 第26页 |
3.1.2 资料来源 | 第26-27页 |
3.2 吉林省经济发展特征 | 第27-32页 |
3.2.1 经济增长情况 | 第27-29页 |
3.2.2 产业发展状况 | 第29-32页 |
3.3 吉林省建设用地扩张特征 | 第32-37页 |
3.4 吉林省建设用地扩张与经济发展的脱钩测算 | 第37-47页 |
3.4.1 时间尺度的脱钩结果分析 | 第37-41页 |
3.4.2 空间尺度的脱钩结果分析 | 第41-47页 |
3.5 吉林省脱钩影响因素分析 | 第47-51页 |
第4章 吉林省建设用地与经济发展脱钩路径选择 | 第51-56页 |
4.1 吉林省保持弱脱钩状态的约束预判 | 第51-52页 |
4.2 经济发展与产业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 第52-55页 |
4.2.1 灰色关联模型的建立 | 第52-54页 |
4.2.2 吉林省经济发展与产业的灰色关联度测度 | 第54-55页 |
4.3 吉林省产业政策建议 | 第55-56页 |
第5章 结论 | 第56-59页 |
5.1 结论 | 第56-57页 |
5.2 创新点 | 第57-58页 |
5.3 不足之处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7页 |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