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9-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9-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3-14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4 论文创新与不足 | 第14-15页 |
1.4.1 论文创新 | 第14页 |
1.4.2 论文不足 | 第14-15页 |
第2章 中国传统价值观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述 | 第15-28页 |
2.1 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本质规定 | 第15-19页 |
2.1.1 贵生 | 第15-16页 |
2.1.2 和谐 | 第16-17页 |
2.1.3 利群 | 第17-18页 |
2.1.4 重义 | 第18-19页 |
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规定 | 第19-23页 |
2.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上指向 | 第20-21页 |
2.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取向 | 第21-22页 |
2.2.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原则 | 第22-23页 |
2.3 中国传统价值观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解析 | 第23-25页 |
2.3.1 理论层面的涵养 | 第23-24页 |
2.3.2 大众层面的涵养 | 第24-25页 |
2.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成机理 | 第25-28页 |
2.4.1 理论层面的生成机理 | 第26-27页 |
2.4.2 现实层面的生成机理 | 第27-28页 |
第3章 中国传统价值观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可能性与现实性 | 第28-37页 |
3.1 中国传统价值观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可能性 | 第28-31页 |
3.1.1 中国传统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根基 | 第28-29页 |
3.1.2 中国传统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源泉 | 第29-31页 |
3.2 中国传统价值观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性 | 第31-34页 |
3.2.1 中国传统价值观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探索 | 第31-32页 |
3.2.2 中国传统价值观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自觉 | 第32-34页 |
3.3 中国传统价值观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 | 第34-37页 |
3.3.1 中国传统价值观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得的成效 | 第34-35页 |
3.3.2 中国传统价值观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的挑战 | 第35-37页 |
第4章 中国传统价值观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设计 | 第37-46页 |
4.1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 | 第37-41页 |
4.1.1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 第37-38页 |
4.1.2 坚持批判继承与创造转化 | 第38-40页 |
4.1.3 坚持“涵养”的统领地位 | 第40-41页 |
4.2 顶层设计和民众自觉相结合 | 第41-43页 |
4.2.1 着眼实际、放眼未来的顶层设计 | 第41-42页 |
4.2.2 自我提升、切实践行的民众自觉 | 第42-43页 |
4.3 在实践中加强“涵养” | 第43-46页 |
4.3.1 加强“涵养”的基础教育 | 第43-44页 |
4.3.2 搭建“涵养”的社会实践平台 | 第44-45页 |
4.3.3 开辟“涵养”的多元化传播渠道 | 第45-46页 |
第5章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页 |